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相关资料图)

上海国际车展刚刚落下帷幕,各品牌产品推陈出新不仅让消费者一饱眼福,更为全球汽车市场提振信心、注入活力。当然,与之相关的汽车融资租赁市场也逐渐火热起来。

近日,“汽车融资租赁服务提供商”喜相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喜相逢”)在招股书中更新2022年业绩,第七次递表港交所向香港主板发起冲击。

诚然,港股“屡败屡战”冲击上市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像喜相逢这样只是将上市保荐人改了个名(由“中国通海证券有限公司”更名为“华富建业证券有限公司”),其他一切无变化的换汤不换药进行IPO的也不多见。

要知道,想在港股市场成功上市也并非易事,现下看来,喜相逢对IPO显然卯足了马力,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那么,眼下真的是冲刺IPO的合适时机吗?喜相逢又为何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呢?

资本助推却难解业绩下行难题

2007年成立的喜相逢,可以说对上市情有独钟,也深受资本的青睐。

成立第8年,喜相逢于2015年12月在新三板上市,随后,仅一年时间就在新三板退市。但需要注意的是,从新三板摘牌后的喜相逢就曾多次获得知名资本下注,实力均不容小觑。

我们注意到,喜相逢背后,除了有单一最大股东持股31.17%的黄伟先生通过明珠资本、Precious Luck、Happy Gain等资本“撑腰”外,还获得了包括盛辉资本、滴滴在内的知名资本的青睐。其中,滴滴旗下北京车胜通过HitDrive持有喜相逢集团6.83%的股份。由此也不难发现,喜相逢一路走来离不开资本的助推。

当然,从整个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的大发展环境来看,喜相逢获得滴滴资本押注,完全在情理之中。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正进入加速增长期,与其相关的汽车融资租赁需求也随之迎来了较高增长。据灼识咨询报告数据显示,随着网约车平台发展、自驾旅程消费增加及有利政策改革,中国汽车经营租赁市场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27年增至人民币826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4%。

可是,企业发展的走向和市场表现,又并非完全由资本所能决定。而从当前的市场数据来看,喜相逢却并未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

一方面,成立十余年,喜相逢业绩增速一直有点吃力。

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2022年,喜相逢实现营收分别为7.5亿元、11.71亿元、11.42亿元,增速分别为-30.3%、56.13%和-2.48%。但同期,其经调整净利润却仅为0.21亿元、0.5亿元和0.42亿元,增速分别为-65%、138.1%、-16%。

另一方面,大规模扩张并未给喜相逢业绩增长带来多大改变。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喜相逢分别拥有43家和9家仅提供乘用车和网约车的销售网点,以及18家同时提供乘用车和网约车的销售网点。此外,喜相逢还计划在两年内新增开设11间销售网点。

这的确拉动了喜相逢的营收,但同时,规模扩张对成本端造成挤压,致使其毛利率波动下行,已从2020年的40.5%降至2022年的32.8%。可见,规模扩张并未给喜相逢的业绩提振带去正向影响。

此外,喜相逢当前账上的现金流也并不充裕,抗风险能力较弱。

截至2022年末,喜相逢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1亿元。对于一家一年营收超10亿公司而言,这笔现金储备并不算多。

赚利差的模式,还能走多远?

如果拆分业务来看,我们发现占总营收比重高达8成的汽车零售及融资业务是喜相逢的核心。该业务的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先自己花钱买下汽车的使用权和占有权,再到客户这边选车型,付首付获得汽车使用权,分期支付租金,租赁期满且结付所有未还款项后,汽车的拥有权由喜相逢转移至客户。

照理说,靠这种本质上公司仅出少量资金、滚存利润来赚利差的商业模式可谓一本万利,盈利空间并不小。

那么,为何喜相逢连年经调整净利润连1个亿都还不到?我们分析发现,问题可能出在了积压下的存货成本上。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喜相逢的存货成本就分别达到3.06亿元、6.33亿元、5.96亿元,所占总收益成本的比重已超70%。这也意味着最赚钱的这部分重资产业务,恰恰也是最“耗钱”的。

换句话说,喜相逢也并未逃脱重资产下存货成本攀升的考验,赚利差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虽然换来了营收的增长,但同时也拉长了盈利的战线。

值得关注的是,在平均客单价本金不到10万元和高达8.6%的实际利率的暴利下,大量客户对其投诉,甚至法律诉讼纠纷一直是悬在喜相逢头上的达克摩斯之剑。

比如,在黑猫投诉平台,用户对其投诉主要集中在定金退款难、利率较高、合同条款不明确等问题上。

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则显示,喜相逢存在较多未决诉讼,最多的就是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合计高达1285条,另外不乏还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这显然会对其后续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旧患未消,新挑战接踵而来

我们能预想到的是,即使IPO成功,于喜相逢而言,也只能解账上的燃眉之急。长远来看,瞄准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的喜相逢,面临的困难还不在少数。

一是,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的玩家多且杂,喜相逢竞争压力不小。

正如前文所述,汽车融资租赁市场规模的确在不断扩大。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零售汽车融资租赁市场二十大公司占整体市场约81.1%之份额,品牌众多,但集中度并不高,可谓是红海一片。

但这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当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会同步加剧,喜相逢不得不提防其他对手的后进之势。

这其中尤其以依托互联网强势崛起的互联网系汽车融资租赁公司表现尤为强势,不断蚕食喜相逢市场份额。比如,获得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融资的弹个车、花生好车、毛豆新车三个主流平台。其中,弹个车已覆盖全国31个省,社区体验店已落地超过5000家;毛豆新车网在全国门店数量也已达1200家左右。

再者,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的入行门槛并不高,传统的汽车生厂商和经销商都拥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车源优势,往往在用户购买汽车之时,就率先完成了对购车资金紧张的客户普及认知,于购车用户而言也除去了很多烦恼,更有保障。

比如,截至2022年6月末,长安汽车金融的总资产就已达到674.86亿元、同比增长16.67%。而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金融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高达32.22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7.2%。

二是,日趋严苛的金融监管政策下放已成共识,倒逼各大汽车融资租赁品牌更加合规经营。

在最新招股书中,喜相逢就重点提及了自身所面临的监管风险。我们也知道随着我国有关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相关监管部门日后也会颁布新的法律法规对整个行业进行约束。这对于目前存在诸多法律诉讼的喜相逢来讲,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也意味着如果自身的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服务业务合法合规性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其业务模式、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将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4.结语

漫长的上市之路,喜相逢已7次递表港交所,急切之心不以言表。而回顾整个汽车融资租赁市场,行业面临的下行压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因此,从这个维度来看,无论于喜相逢,还是其他同业竞争对手而言,能吃到的时代红利也在走向尾声。如何通过服务提质、降本增效以及合法合规经营真正塑造差异化优势,都是各大品牌亟待突破的难点,也是未来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