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罗羽
“我们的天麻,个头大、品相好、绿色无污染,现挖现发,挖出来什么样,你们拿到手上就是什么样……”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内,31岁的唐胜忠正在直播间向消费者推销当地优质天麻,“我们还有一点存货,但是已经不多了,想要的赶紧下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唐胜忠所在的榕江县现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然条件优越、民族文化丰富、土特产品类多样,特别是当地产的天麻,品质非常好。
但长期以来,好土产难以给当地群众带来好收入。当地天麻走的主要是传统商贩和加工企业收购的路子,种植户在价格方面并无多少话语权。数字经济时代,榕江、黔东南州乃至整个贵州的天麻产业,能否借力数字技术的“东风”,扩大销售,助力农民增收?
“新媒体+”的道路成为当地尝试的方向。榕江县县长徐勃说,从2021年开始,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手段赋能榕江乡村产业,让藏在深山中的好产品走出大山。
深山天麻搭上直播“快车”,需要好的“车头”来带。作为土生土长的榕江苗族青年,唐胜忠在榕江发出返乡创业号召后,2022年3月带着自己的团队赶回来。通过短视频拍摄和直播带货等方式,他大力推销家乡的风景民俗和土特产,“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就实现直播带货总销售额超2000万元,仅天麻这个单品就超过800万元”。
做策划、写文案、拍视频、搞直播……唐胜忠和团队成员每天吃住在村里,忙碌在田间。一开始,村民对这帮拿着手机、端着相机的年轻人满是好奇,直到后来参与团队创作,尤其是看到他们的直播带货可以为村里的土特产增加上百万元销售额的时候,大家才明白这一切的“魔力”。
贵州省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人为天麻分级作准备 杨文斌 摄
2022年10月的天麻开挖季,唐胜忠与黔东南州镇远县羊场镇龙洞村种植大户许乃红结识,并到其种植基地考察了一周,了解了天麻的种植方式、种植环境、产品品质……合作成为现实。短短4个多月,唐胜忠就帮许乃红卖掉一二十万斤产品。
“没想到直播带货这么给力,比我自己联系加工企业上门收购赚得多。”许乃红说,唐胜忠给他开出的单价比他自己卖给加工企业的单价高出四五元一斤。
“有的消费者会问天麻有哪些品种、如何保存、如何做好吃等问题,我都会向许乃红一一请教,慢慢加深对这个产品的了解。”唐胜忠说,直播带货把优质土特产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要让他们对产品更有信心,与种植团队深度磨合是关键。
2023年,唐胜忠团队将加强与许乃红的合作,使之将天麻种植面积从6000亩扩大至8000亩。今年,唐胜忠也将培育更多直播账号,发挥更大的团队协作效应。为此,唐胜忠多次利用闲暇时间走村串寨、探品布局,且与多地乡政府达成合作协议,确定在2023年新种优质林下天麻400亩。
“2023年,我们将直播带货的总销售额目标设置为突破1亿元,其中天麻3000万元。”唐胜忠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团队将负责邀请专家提供技术辅导,同时承诺以优惠价格兜底收购,希望带动当地天麻产业扩大发展、助力群众增收。”
在榕江,把直播带货“玩”得飞起的,眼下不止唐胜忠一个团队。榕江县新媒体专班副主任金忠诚介绍,目前,榕江已经挖掘和培育了上千个直播团队,他们也在搭乘互联网这趟“快车”,推销当地特产,让老百姓收获更多实惠。
直播带货绝不是终点。“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需求端的扩大,来推进供给端即农业生产及加工制造等环节的扩大和升级。”徐勃强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