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武穴市旱情形势严峻,为确保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该市广大干群纷纷投入到防旱抗旱主战场,坚守一线,高效统筹、科学调水、现场解难,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田灌溉,全力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引江水 “逆行”抗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保障当前用水需要,该市引江水入湖区。据了解,当前武穴闸外水位11.9米,闸内水位15.5米,出现了长江水位低于内湖水位的情况,为此该市紧急采取二级提水的方式,保障抗旱灌溉用水需求。

在武穴大闸,安装好的抽水泵正开足马力,源源不断地将江水抽向圩堤。这些引入的江水经过武穴闸官桥港逆流而上,延绵数公里,直达武山湖周边灌区,缓解武山湖周边6个镇处17个行政村的旱情。

据了解,该市在8月12日,就组织了10台75千瓦的水泵,在武穴大闸进行提水灌溉,目前已经架设好5台提水泵,正在正常运转,计划在近两天,把剩下的提水泵全部架起来。届时,10台提水泵的提水量将达每秒4个方,24小时同时提水,每天将有35万方水源源不断流入灌区,缓解当前旱情。

硬核泵船进驻青林闸站,8月底可实现引江水进城入湖。8月6日,长江青林提水站工程接船仪式在江堤举行,该项目总投资1.1273亿元,建设工期780天。项目建成后,不但能引江水 “逆行”抗旱,同时能满足武穴市武山湖区5.1万亩农田灌溉需要,还能实现城区港道水循环,提高水体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等相关问题。

据悉,长江青林提水站新建及骨干港渠改造工程重点围绕长江与武穴城区港道、武山湖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开展关联性强的生态价值实现和清洁能源领域建设,包括新建浮坞提水泵站、高湖泵站、西港闸及节制闸,建设武穴市长江防汛抗旱调度指挥中心、智慧水利信息化平台及水文化生态园。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预计8月底青林提水泵船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防汛指挥中心封顶并开始装修。

提湖水 齐心应“烤”

“村里组织机械设备把仙人坝的水引到田间,家里的山药、稻谷都有救了。”家住武穴市余川镇胡志祥高兴地说。8月16日,在余川镇王宪村提水抗旱现场,水泵正开足马力运转,汩汩的水流被源源不断输送到灌溉渠道。胡志祥家种有30多亩田地,听说村里正在提水抗旱,该村二组村民胡志祥主动参与到清理沟渠工作中来。

久旱无雨,王宪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干群齐心协力抗旱。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在保证群众安全饮水的前提下,投资20万元,购买了PE管、水泵、电动机,临时铺设输水管道1500余米,在河道挖水井42个,投入潜水泵400台次进行抽水,最大限度减少农业损失。据悉,截至目前,王宪村所在的余川镇投入抗旱资金共计130余万元,共出动人工清淤扩卡200余人次,机械清淤80余台,清淤扩卡32km,累计灌溉面积1.9万亩。

“水搞通了,我现在也不着急了,老百姓都高兴得很。”跟余川镇王宪村的胡志祥一样,种植近20亩水稻的四望镇陆政畈村村民陆东平看到汩汩流水流到自己家田地里,高兴坏了。

四望镇陆政畈有水田1800亩,连接梅川河的下畈泵站是提水灌溉的重要设施,但因年久失修,原有抽水泵功率小、引水管道细,导致通水不畅。通过与相关部门协商,陆政村两委重新安装抽水泵,铺设电线约1200米、购置15根涵管,经过两天两夜的紧急施工,白花花的水流到老百姓的田地里。

不仅陆政村,四望镇的乐斯村在抗旱过程中也遭遇渠道不通、泵站老化等问题,通过设备更换、围堰蓄水等措施,缓解了提水难、蓄水难的情况。从8月1日启动河里的三级泵站,加上电力混流泵5台,该村共8台水泵全部正常运作,进行灌溉。

作为该市八大粮食主产区之一,今年四望镇共种植水稻4.5万亩。自7月份以来,该镇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齐心应“烤”,对43座泵站进行全面检修,整修水渠73公里,先后开启铁石河、梅川河沿线抗旱泵站,对全镇20座小型水库放水进行统一调度,充分利用全镇400余口湖泊、塘堰,调盈补缺,解决了水库渠道灌溉的“盲区”,累计提水灌溉达70万立方米。

放库水 解“渴”有方

连日来,武穴市梅川水库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在灌区内全面开展渠道清淤、排险堵漏等工作。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险情及时抢修的同时,勤堵斗门、控制支渠流量,合理分配水量,防止跑、冒、滴、漏水现象。

8月初,梅川水库及4座小一型水库先后开闸放水,为了将有限的水资源利用好,梅川水库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上水库、巡渠道,封漏堵闸,查漏补缺,干部包片到人,职工分段到人,实行调水放水“一盘棋”。

据悉,今年梅雨期降雨量比2021年少五成,比2020年少八成,导致该市北部灌区内梅川水库等5座主要水库蓄水不足,比去年同期少蓄600万方。面对持续高温少雨,灌区旱情不断加重,梅川水库自8月3日开闸以来,每天东西干渠总放水流量在六个流量以上,已累计灌溉放水970万方,为梅川镇抗旱保收提供有力保障。

除了梅川水库外,荆竹水库灌区是该市最大的农业灌溉区,灌区干渠57公里,横跨4个乡镇,担负十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荆竹水库工作人员郭全贵与同事负责下游四个水库,除开一天24小时巡逻外,只要是下游老百姓说水不够用,就要下水进行“人工”调流,动态调节水库流速,进行科学放水抗旱,这样的“下水”动作,一天一般要有六至七次。

不仅如此,为保证水库里流出的水都能够准确地送到急需农田,让干渠末梢村也能够引水灌溉,荆竹水库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一方面全力组织各镇村党员干部对干渠大力清淤的同时,还把每一段渠道、每一个闸细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24小时值守,让水顺利流到最远末梢。另一方面大力倡导上游群众树立节水意识和大局意识,大旱当前,真正做到整个灌区“一盘棋”思想。

“在正常年份的时候水就不好放,今年这个特殊年份,通过水利部门跨乡镇的调度,没想到我们村的旱情也能得到缓解。”峨山村村书记胡启舟说。看着潺潺的“活水”流入田间,着急了多天的胡启舟终于放下了心。通过科学调水,“一盘棋”调度,处于荆竹水库西干渠处灌区末梢的峨山村3000亩农田也得到了库水的灌溉。

据了解,自七月份以来,荆竹水库累计出动抗旱人数750人次,动用挖掘机、抽水泵等抗旱机械设备30台套,累计清淤15.5公里,灌溉水量2130万方。

面对当前持续的旱情,武穴市千方百计保生产用水,通过捡漏水、挖井水、抽塘水、截河水、引江水,提湖水、放库水、引蕲水等举措,截至目前,累计从长江引水1849万立方米,提湖水灌溉面积约10万亩,全市100座水库放水已超过7266万立方米,减少了高温热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坚持一垸一策、一村一策、一田一策、一湖一策、一河一策、一库一策,确保调度有力有序。”武穴市市长查俊说,面对防旱抗旱的严峻形势,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进一步优化完善科学用水调水方案,千方百计调水供水管水,积极组织群众抗灾自救,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武穴市委书记胡昊表示,全市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加大抗旱工作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并通过人工降雨、长江引水、水库送水、灌区灌溉、抽水抗旱、塘堰调度等措施,综合施策,尽可能满足农作物生产用水,尽量减少受灾面积。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扎实做好防旱抗旱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粮食安全。

来源:武穴市委宣传部 耿文辉

关键词: 生产用水 灌溉面积 开足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