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在博斯腾湖收网捕鱼 年磊 摄
半月谈记者 周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称“巴州”)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巴音布鲁克草原、博斯腾湖、楼兰古城等壮美景观都位于此。
“巴音郭楞”系蒙语,意为“富饶的流域”。巴州北倚天山,南接昆仑。古有迤逦而过的丝绸古道将东西方文明融汇于此。近年来,巴州积极推动生态修复与治理,以生态农业、全域旅游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续写古丝绸之路的新传奇。
山清水秀,构筑生态屏障
龙山,位于巴州州府库尔勒东郊。其山峰遥望城区,山上林木葱茏、花草繁盛,颇有巨龙昂首之意,是市民游客休闲游览的打卡地。
如今生机盎然的龙山,昔日却是一片乱石秃岭、草木绝迹的景象。库尔勒紧挨沙漠边缘,过去作为城区生态屏障的龙山不仅扼守不住城市大门,反而成为风沙入侵城区的通道。
为改善恶劣的气候条件,当地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了修复龙山的宏大工程,工人年复一年背土上山、填平沟壑、植树造林。经过多年努力,龙山终于“披绿”。“新疆人都知道戈壁、荒山绿化有多难,看到这样伟大的绿化工程,心里真是被震撼到了。”慕名而来的游客黄晓琴说。
博斯腾湖位于巴州境内的博湖县,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湖水体总容量近100亿立方米,灌溉着孔雀河流域万顷良田,被喻为巴州的“母亲湖”。过去,因工农业污废水排入,“母亲湖”水质每况愈下。
2017年以来,当地瞄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等污染博斯腾湖的重点领域,实施了清污分离、截污分水、河道疏浚、河湖连通等工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绿色发展留有余地、留足潜力、留足魅力。”博湖县委书记肖牛说。
经过治理后的博斯腾湖,水质不断改善,环湖景区愈发美丽。芦苇飘荡,鱼翔浅底,如画般的美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到了冬日,数万只水鸟来此栖息越冬,或悠闲觅食,或展翅低飞,或竞相追逐,绘出一幅博斯腾湖特有的“候鸟天堂”画卷。
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四大苇区之一,博斯腾湖环湖孕育着60余万亩芦苇。在收获季节,茂盛的芦苇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金黄,平均高度可达6~10米,宛如金色的森林。大型芦苇收割机穿梭在苇丛中,场面蔚为壮观。
博湖县查干诺尔乡农民杨刚是一名芦苇收割机驾驶员,趁着农闲时节前来采割芦苇。“每天大概采割五六十吨,除去油费,能挣五六百块钱。一个冬天能挣3万元左右。”他说。
博湖县林草局党组成员艾尔登毕力克介绍,预计今年整个苇区芦苇产量达到近26万吨,较往年采割量增加30%。
巴州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悠久,数千年历史为巴州留下了丝路文化、楼兰文化、东归文化等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巴州推动全域旅游建设,深入挖掘优质旅游资源,使游客既能深入苍茫大漠、一睹孤烟落日,又能走入乡村田野、亲近鸟语花香,还可走访历史秘境、探寻文化脉络。
在素有“梨城”美誉的库尔勒,每年丽春时节,万亩梨树身着雪白盛装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畅游花海的同时,游客还能现场观看歌舞表演,坐马车、品美食,游购娱一站式畅享。
2021年,巴州生产总值达1285亿元,5年年均增长5.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巴图介绍,巴州未来将继续筑牢生态屏障,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