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宝能集团成立了宝能汽车集团,还将奇瑞控股旗下的观致汽车收入囊中,恒大集团成立的恒大汽车虽然后来面临债务危机,但近期量产在望,黎明的曙光已近。
最近,又有一家房企要杀入新能源汽车整车赛道了。银亿股份打算斥资4亿元人民币将破产中的知豆汽车收入囊中。
3月2日晚间,*ST银亿发布公告,为加快推进公司在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的战略部署,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拟出资不超过4亿元参与知豆汽车重整及重整计划变更程序。
3月2日,银亿股份与知豆汽车管理人签订《备忘录》,即公司有意作为知豆汽车新重整投资人,取得知豆汽车的实际控制权及自主经营权,使得知豆汽车实现再生;同时,公司将在备忘录签署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意向金4000万元整。
这家知豆汽车有何来路?有啥值得投资的价值点?
兰州知豆汽车成立于2006年7月,注册资本4.2亿元,由新大洋机电集团创始人鲍文光创立。
新大洋机电是一家生产模具、塑件、电动车用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等产品的民营企业。
2013年,兰州知豆的第一款产品问世。
但苦于没有生产资质,兰州知豆只能远销海外。2013 年,“知豆”电动汽车通过了欧盟 E-Mark 等标准认证,开始出口欧洲,首批销售 1000 多辆。
后来一直没有生产资质的兰州知豆便找到众泰汽车合作,于此也获得了准生证,但“众泰知豆”仅仅昙花一现,二者合作一年后又分道扬镳。
为了获得准生证,兰州知豆不得不继续寻求与车企的合作。
2015年,兰州知豆与吉利携手联合成立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吉利的助力之下,知豆在2017年先后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和工信部审批,正式拿到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资质,且是当时全国仅有的8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双部委审核的双资质车企。
知豆的招牌便很快在国内树立起来,销量逐年攀升,2015年销量2.53万辆、2016年销量2.4万辆、2017年销量4.3万辆,三年卖出近10万辆汽车的知豆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在同年拿到B轮融资后,知豆估值一度高达80亿元。
2016年6月22日,吉利发布公告要从知豆的股东阵营中撤出,要与知豆分手。
关于分手的原因,吉利表示,“由于吉利汽车公司是在册整车企业,并且是知豆的控股股东,所以知豆的电动车不能单独申请国家独立公告,同时保证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按时实现。”
这毕竟是吉利单方面的声明,关于吉利退出的真实原因,有分析认为,或许是知豆汽车销量虽好但依然依赖于政府补贴,盈利空间狭小,眼看小型电动车的补贴滑坡近在咫尺,没必要去消耗多余的精力去做一件不赚钱的事;或许是吉利没有处于控股的地位,话语权不够,决定退出,专心于蓝色吉利行动。
2017年,知豆以年销售4.3万辆在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中位居第2位,将许多同行甩在身后,还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榜中夺得第6名。
可惜好景不长,2017年9月,知豆收到法院的一份判决书,揭开了知豆电动车低价销售的秘诀,“骗补”一说甚上尘嚣。
判决书显示,2015年底,兰州知豆一笔总价约8341万元的车辆订单中,地方政府补贴能达到4124万元。此外,知豆公司还可以得到4.5万元/辆的国家补贴。
换句话说,知豆每销售一辆车,来自地方政府和国家的补贴就已经超过了车辆售价的50%。
市场质疑,为了拿到补贴,知豆的技术指标也一直紧跟补贴政策走。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要求“双80”、即续航里程80公里和最高时速80公里以上,这年上市的知豆D1、D2刚好卡线;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由“双80”提升为“双100”,这年新发布的知豆D2S的最高时速也提到了100公里。
2018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大幅退坡,150公里以下电动汽车遭遇“去补”浪潮,这让知豆电动车从此一蹶不振,销量从四位数最低降到个位数,入不敷出逐渐加剧,财务危机积重难返。
2019年1月,知豆汽车因累积拖欠供应商货款2亿多元及相关利息,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把知豆汽车列为失信人。
截止2019年6月30日,知豆账面资产总额约为19亿元,其中现金只有116万元,负债合计18.4亿元,其中应付账款7.3亿元,应付职工薪酬1149.8万元。
2019年11月,曾经三年卖出10万辆的“占车神器”——知豆,在经历了停产、裁员之后,最终走向了破产拍卖的结局,知豆创始人鲍文光也被限制高消费,被业内人士称为老赖。
虽然眼下的知豆有些潦倒,但并非一文不值。
要知道,知豆汽车,是全国仅有的8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双部委审核的拥有独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这个资质有多抢手?不妨拿造车新势力来说,理想汽车为了资质斥资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小鹏汽车为了资质斥资1600万收购福迪汽车;蔚来到现在还是在借助众泰、以代加工的方式获得“准生”。
当然,除了宝贵的造车资质这一稀缺资源,知豆汽车还有一些固定资产、厂房设备等。
知豆汽车总部位于浙江宁波宁海县,在兰州和宁海分别拥有生产基地。其中,兰州基地占地超过800亩,具有完整落成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线和专业设备,具备正常的整车生产运营条件;宁海基地占地563亩,具有非独立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目前该基地建设的新能源整车总装车间已完工。
以房地产起家,晋升宁波本土知名大型房企,银亿用了二十余年时间,而从跨界汽车制造到申请破产重整,银亿却只花了三年。
银亿集团2016年的时候一口气花了120亿元收购了三家行业领先地位的国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美国ARC、日本艾礼富和比利时邦奇,并将其中两家注入银亿股份。
造车计划的实施速度的确惊人。银亿股份的财报显示,2016年,来自汽车零部件的营收就已超过总营收的30%;到了2017年,汽车业务营收甚至超过了房地产业务,占据总营收的60%左右。
随着造车进程的向前推演,巨额的资金需求成为银亿转型的一大拦路虎。
一方面,银亿股份选择牺牲当时已颇具规模的房地产业务,毅然将大量资金注入造车业务之中;另一方面,银亿股份开始大幅举债并质押大股东股权来填充其造车梦。
截至2018年3月,银亿控股总资产为578.15亿元,总负债428.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16%。
2019年5月6日,银亿股份开市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正式由“银亿股份”变更为“ST银亿”。
2019年银亿股份的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47.86亿元,占比67.9%;2020年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31.54亿元,占比39.62%,当年的大部分营收来自房产销售和物业管理;2021年中报显示,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为14.58亿元,占比68%,同期房产销售的收入降至2.38亿。
通过观察近三年营收结构的变化,不难发现银亿股份在转型汽车零部件赛道上确实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银亿股份主营业务已经由往日的房地产转移到汽车行业。
2019年银亿股份被控股股东申请破产重整,重整程序也在近期才落定,2022年2月27日银亿股份公告称控股股东变更为嘉兴梓禾瑾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叶骥,参与知豆汽车重整极有可能是梓禾瑾芯提前安排好的。
也就是说,梓禾瑾芯先斥资获得银亿股份这家公司的控股地位,获得上市公司的融资窗口,然后再紧接着利用银亿股份将知豆汽车收入囊中以获得稀缺造车资质以及部分生产线。
左手银亿股份,右手知豆汽车,梓禾瑾芯背后的控股股东是赤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神秘人——叶骥,旗下公司众多,其中掌控的最大规模的公司是宁波市产城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叶骥能否将银亿、知豆盘活呢?值得期待。
作者 慧泽李
作者| 慧泽李
编辑|Su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