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硅料供应紧缺的背景下,光伏硅料环节投资热潮再起,不仅是大全能源等硅料巨头相继扩产,还引来信义光能、合盛硅业等新玩家竞相涌入...
近日,“硅片新秀”上机数控又抛出一份逾百亿元硅料投资项目,引发市场轩然大波。
截至2月25日收盘,上机数控大涨超7%,报158.81元/股,总市值达437.1亿元。
抛百亿硅料扩产计划
说起上机数控,可能大家都并不陌生。公司是业内最早的光伏专用设备生产商之一,与协鑫、晶科能源等多家知名光伏企业均有合作,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四成,被视为切片机设备龙头。
不过,公司并不就此满足。2019年涉足光伏硅片制造环节,摇身一变为“硅片新贵”,上下游大单更是接连不断。
当前,公司又将触角延伸至上游硅料环节。2月24日,上机数控发布公告称,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投资建设进行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118亿元。
根据规划,本次项目分为二期具体实施,第一期设计产能为8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60亿元;第二期项目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
对于该项目的资金来源,上机数控表示,包括但不限于以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或其他融资方式,公司将根据实际资金情况对本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合理规划调整。
要知道,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收109.06亿元,归母净利润16.37亿元,对于近百亿的开销是完全不够的。
然而,公司决心进军上游硅料环节,离不开光伏产业的超高景气。
2021年光伏上游硅料原料紧缺且价格高走大家有目共睹,不少硅片及下游厂商备受煎熬,这对于硅片新玩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保障原料供应,公司不断加强于供应商的合作,增加硅料采购。据不完全统计,上机数控在近两年的时间内签订的硅料采购合同约达537亿元,合计近35万吨。
当然,在原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外购原料不是最佳的方案。于是,公司早与去年年初便开始与硅料龙头保利协鑫能源子公司达成合作,投建30万吨颗粒硅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3 季度投产。加上本次投资,上机数控可谓是铆足劲儿。
不过,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硅料市场,公司再一次转型能否成功,从而博得市场青睐么?
据了解,硅料生产本质上为化学提纯,是光伏产业链的真正起点,算得上产业链上最赚钱的一个环节。但由于进入壁垒较高、重资产、产能建设与爬坡周期长等特点,一般企业如果没有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是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精益生产模式。
就通威股份而言,于2006年跨界投资多晶硅开始逐步加大对光伏的投入,如今已经是全球硅料龙头。该公司的资产便是典型重资产行业特点,2020年固定资产,在建,无形资产,等合计345亿占总资产54% ,带来年折旧费用24亿。
而上机数控重资产占比明显偏低。最新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总计为32.82亿元(25.87亿元、5.66亿元、1.29亿元),总计占据107.90亿元总资产的30%,折旧费用仅有1.02亿元。
硅片新秀,业绩飙增
作为光伏产业的重要玩家,上机数控近几年来一直不断延伸产业触角,从硅片切片机设备龙头,再到硅片新贵,一路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在近一年多时间屡获大单。
据公告披露,仅仅在硅片业务上,公司便签订了总计394亿元的销售长单,客户涵盖天合光能、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新能源、通威股份、龙恒新能源、爱旭股份等优质客户,包括优质组件设备龙头企业、优质电池片龙头企业。
在手订单源源不断涌入,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业绩支撑。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营收规模一冲而上,达30.11亿元,相较2019年足足增长了2.7倍。在此期间,盈利暴增,由2019年1.8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31亿元,同比增长186.72%。
可以见得,在公司大举布局硅片赛道之后,实现业绩“突飞猛进”,创下历史最佳水平。
步入2021年,光伏产业持续升温,上游原料涨价传导,带动硅片价格一涨再涨,为硅片厂商提供丰厚的利润回报,包括上机数控外、双良节能、中环股份、京运通在内的硅片厂商均赚得盆满体满。
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上机数控实现营业收入109.06亿元,同比增长262.22%;实现归母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长208.01%。
对于业绩的增长,公司表示公司单晶硅业务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使得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推动公司业绩稳步上升。
尽管公司业绩表现不错,但依旧存在不少隐患。从产品毛利率表现看,2019年以来下滑趋势逐步加大。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的产品销售毛利率高达47.49%,至2020年毛利率已减少至27.47%。
从产业链利润传导角度看,在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电池片和组件企业利润空间消失殆尽的情况下,硅片企业就无法将成本的上涨全部向下游传导了。当然除行业寡头外,不具备议价权的硅片玩家利润空间压缩明显,这亦是公司产品毛利率急速下滑的核心原因。
此外,相对硅片行业巨头而言,公司在拉晶工艺上并不具备成本优势。
据了解,精细化管理方面,隆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在拉晶工艺上,可以单次连拉6根以上,并且精良率可以达95%以上。而上机数控主要采用外部采购,工艺成本大大高于巨头,处于劣势。
后语:
二级市场上,去年9月初公司股价创下新高,站上358.12元/股高点,其后股价震荡调整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没能抵挡股价下跌的萎势。自高点盘整至今,公司股价已累计跌超51%,较去年股价高点已然腰斩。
值得一提的是,上机数控拟发行的可转债转债将迎来申购。2月24日,上机数控发行公告称,拟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24.70亿元,用于包头年产1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24个月。
作者|虹小豆
编辑|Su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