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芯片的国产化成功振奋人心,今天,偏光片产业形成了进口替代,打破垄断的又一里程碑。
东材科技10月9日发布两份公告,称与杉金光电在偏光片业务上达成战略合作,推进超薄偏光片设备及工艺共同开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时公告东材科技与杉金光电、扬州万润在偏光片用膜国产替代项目上深入合作,包括产品技术规格交流确定、产品标准联合制定、共同研发样品、共同推进产品量产等具体事项。
在笔者看来,大家更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和格局去看待这件事。
这次是东材科技和杉金光电首次聚焦在材料和设备等产业上游的战略合作,对偏光片产业乃至整个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金字塔尖”发起挑战,过去产业上游长期遭受海外垄断。而东材科技是国内膜材料龙头,杉金光电是LCD偏光片龙头,成为偏光片产业打破垄断的一次“强强合作”,此举无疑具备深远意义。
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关键组件之一,终端需求是海内外的手机、电视、汽车等智能终端设备厂商。
手机端,中国有小米、OV,华为正在回归高端市场;电视端,海信、TCL和小米在全球前五大电视品牌中占三席;汽车端,中国一开始就是焦点,云集比亚迪、吉利、蔚小理等自主品牌,共同形成对显示面板的强需求。
历经20年,中国的显示面板、偏光片厂商在全球已经遥遥领先。目前全球竞争格局正向中国倾斜。比如2022年,杉金光电在全球偏光片市场的份额来到29%,全球份额第一;中国企业的份额来到45%,同样位居首位,剩下则由日韩美企业占据。
2020年,杉金光电收购LG化学的LCD偏光片业务,前几日又拟以14亿元收购LG化学部分SP业务,完善OLED偏光片布局。可以看到,随着日韩厂商产能加速退出,国产替代进口依然在持续推进。
现在,到了偏光片上游突破“卡脖子”的时候,这样整条产业链将会彻底告别加工组装,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事关国之重器、核心技术。
东材科技为杉金光电提供偏光片基膜材料,实际上正是推动偏光片产业链突破“卡脖子”的关键一步,这也就是双方“强强合作”的意义所在。
偏光片总成本有80%是基膜材料成本,但这些基膜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被日韩企业垄断,他们有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
比如,光学级PVA膜主要供应商为日本可乐丽,占据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他们在市场中享有50%以上的高利润率,使得下游企业能获得利润被压缩。
只有保证国产基膜材料供应充足,才能保证国内偏光片产品生产能够充分发挥产能,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最终使得国产显示面板厂商在全球更具竞争力。
否则就像几年前的中国传统汽车产业,因为缺芯,有的车企销量大跌,有的生存艰难。就像雷军在传记《一往无前》中记录的那样,他要远赴韩国三星总部向人家道歉,这些都是关键技术被卡脖子之痛。
目前能做高端基膜材料的中国企业屈指可数,东材科技正是其中之一。
不妨设想一下,未来随着国产化提速,偏光片基膜材料又将会有多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长期来看,按照《显示产业偏光片蓝皮书(2022)》做出预测,2025年中国内地显示偏光片需求量将增长至约4.15亿平方米;JM Insights也预计2025年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将超1100亿人民币。
以基膜材料成本占总成本80%(TAC膜成本50%、PVA膜15%、保护膜/离型膜15%)计算,东材科技未来将面对一个至少880亿元的市场空间,其中TAC膜、PVA膜、保护膜/离型膜分别有440亿元、132亿元及132亿元的市场空间。
中短期来看,东材科技承接杉金光电对偏光片基膜材料的需求,又能推动自身业务带来多少增长?
产能方面,据悉,东材科技在两年内可达到8万吨偏光片基膜材料的供货能力;价格方面,参考2-3万元/吨的销售均价,高于同行皖维高新PVA膜的销售均价1.2万元/吨;净利润率方面,基于垄断性,日本进口膜材料的净利润率超过50%,而国产膜材料为了加速实现国产替代,保守假设净利润率为30%。
结合产能、价格、利润率可以得出,东材科技供应偏光片基膜材料,保守可以获得共约16亿元营收,4.8亿元的净利润。对比东材科技2022年公司净利润4.24亿元,或将会形成非常可观的利润增长空间。
所以可以看到,东材科技和杉金光电“强强合作”将会利好公司自身业务,而对于推动偏光片产业国产化浪潮,更是意义非凡。
一旦偏光片基膜的“卡脖子”困境消除,将带动国产偏光片产业突围。这个过程中,毛利率、利润率以及在全球市场的比重都会提高,整条产业链将创造更大的附加值,东材科技也会因此获得长期增长。
东材科技对光学膜领域的持续探索也被央视报道。作为专精特新企业,打破了日韩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哪怕是光学膜“无尘”这一目标,背后都是一点点去琢磨才能做到的技术突破。
截至2022年底,公司光学基膜产能为9.5万吨/年,并且在建产能有11万吨/年光学基膜,可用于MLCC、偏光片等领域,将在2023-2025年逐步投产放量。面对未来潜在的基膜国产化需求,东材科技已经提前布局,静待产能释放。
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国产化”并非坦途,若想要扩大市场份额,需要持续地投入去打破垄断,偏光片产业链国产化也将很快迎来“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时刻。届时,产业链中的东材科技等企业将带给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