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全省文物考古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播放了广东省文物考古工作成果宣传片,广州市、潮州市、中山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领队代表等单位和个人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地级以上市。省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省主会场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入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政治高度、用大历史观看待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文物考古工作的具体行动中,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文物考古工作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伟大事业抓紧抓实,系统梳理岭南文化脉络,加强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延年益寿”;要强化历史担当,讲好历史故事、彰显文明之光,擦亮广东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积极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文物考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传承好、保护好、发扬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示岭南文化的灿烂成就和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奋力开创广东文物考古工作新辉煌。

填补历史研究空白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全省核定公布的2.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如同一本沉甸甸的书卷,诉说着岭南这片土地曾经的沧桑与辉煌。

被岁月尘封的岭南文脉得以逐步还原,离不开一批活跃在田间地头南粤考古人的共同努力。过去十年,一批“重量级”考古发现先后面世,不断改写人们对岭南文化谱系源流、发展与传播的认知。

“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的考古发现具有涉及年代最全、遗址类型最丰富、作业方式最多样的特点。地上考古与水下考古工作齐头并进则是广东考古最大的亮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说。

被评为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郁南磨刀山遗址,就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它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也将广东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英德青塘遗址项目获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现场发现了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以及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古人类化石,成为“破译”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的关键线索。

广东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发源地和见证者。作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典案例,“南海Ⅰ号”沉船无疑是广东水下考古的“明星”。项目共发掘出土文物约18万件,创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海Ⅰ号”发现及打捞发掘工作前后历经30余年,见证我国水下考古学科领域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内首个洞室水下考古调查测绘项目,南海石燕岩古代采石场遗址的调查与测绘,则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经验。

从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英德岩山寨遗址,到狮雄山秦汉建筑遗址、肇庆古城墙遗址,岭南先民生活细节的点点滴滴显露端倪;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留下的吉光片羽,也在台山大洲湾遗址、惠东三官坑窑址的发掘中得到进一步还原。

打造广东考古品牌

广东考古收获的累累硕果,离不开对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的高度重视。广东省文物考古队伍也在过去十年不断壮大,机构不断健全,制度不断完善。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在今年3月正式更名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人才队伍进一步得到扩充。

广东还积极推动“考古前置”工作:早在交通、水利、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前期调查勘探阶段,考古工作者就主动介入,及时有效地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近十年来,省考古院配合基本建设主持完成的文物考古项目就达到500余项。

目前,广东全省已建构文物建筑勘查设计、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村镇)保护、革命文物保护四大专业力量。省考古院还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广东省科技考古基地等一批科研基地。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专业教授、副院长郑君雷强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考古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考古发现之后,如何活化利用丰富的岭南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广东文物工作者也用自己的创新探索回答这一课题。

自2016年以来,“复活”的南粤古驿道,正在建设成为一条城乡互动的“金丝带”。集线性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保育活化于一体的“南粤古驿道模式”,也为旅游模式创新、人居环境改善、沿线村庄产业复兴与发展等的破题带来深远启示。

2021年度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也在日前正式“放榜”。在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修缮工程中,“最小干预”的理念得到全面贯彻,有效保证其核心价值的延续。

关键词: 讲好岭南故事 南粤古驿道 国际古迹遗址日 郁南磨刀山遗址 水下考古 文物考古工作成果 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