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级到食品级再到医用级

小海藻高价值转化的“三级跳”

“褐藻胶、红藻胶的订单都排到了年底,部分订单不得不取消。”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生产车间内,生产设备快速运转,工人将成品分装成袋,准备发往海外欧美市场。

从工业胶到食用胶,再到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产品,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用了20年的时间,实现了小海藻高价值化利用的“三级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海藻每年的产量可以达到50万吨,这其中70%用于工业胶,20%用于食品胶,当时的利润空间只有5%左右。”1984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吴仕鹏怀着一颗“海洋梦”来到一家企业,从事海藻加工提取工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吴仕鹏发现,作为一种新型环保产品的原材料,海藻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利用价值。2001年,他毅然走上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

“当时国内生产的海藻工业胶产品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国际统一标准。”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吴仕鹏带领团队突破了国内工业胶领域的技术短板,成功研制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海藻工业胶。改良后的海藻工业胶可以代替陆地植物用于纺织印染,而且具有易溶解的优势,一经推出,海内外订单不断。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日益重视,食品胶开始在各类保健食品中大量应用,吴仕鹏又开始转向食品胶产品的研发。

然而,食品胶提取技术的难点在于液相转化工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吴仕鹏带领团队一边摸索一边改进,经过上百次的反复研发与调试,最终解决了这个技术难点,生产出让国内外客户认可的食品级海藻酸钠。

“食品胶应用领域广泛,产品附加值更高,食品级功能产品售价可以达到工业级产品售价的3倍。”吴仕鹏说。

食品级产品让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但一颗海藻的精深加工之旅并没有结束。

2020年底,青岛国际海洋寡糖制备中心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团队研发的海藻寡糖科技成果,在这里正式拉开产业化的序幕。

“海藻寡糖具有高流动、高渗透、高吸附等特,可以把药物输送到病灶部位,市场需求非常大。”对于海藻寡糖的应用前景,吴仕鹏信心满满。他说,利用海藻寡糖的特,药企可以将海藻寡糖与不同型号药品配对融合或制成注射剂,通过血液渗透到细胞壁内,进一步提升药物有效利用率,可用于恶肿瘤、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如今,吴仕鹏正带领团队加速推进国际海藻寡糖制备中心产业化基地建设,走向更广阔、更深远的蓝海。

“海藻多糖一吨不到10万元,海藻寡糖一吨可以达到200万~300万元。”吴仕鹏说,“从海藻工业胶到海藻寡糖,我们用了20年实现了从海藻胶初级产品到功能保健食品和制药原料的升级。”

链接

两部委: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品种

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品种,突破一批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和先进制造水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明显提高,供给体系韧显著增强,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为国际竞争合作锻造特色长板。

《实施方案》要求,推动骨干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加强前瞻研究布局,开发原料药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密切跟踪临床用药结构变化趋势,大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提高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此外,《实施方案》要求,综合考虑原料、市场、技术等因素,在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势突出、要素资源充裕的地区,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记者 张嫱)

关键词: 工业胶 食用胶 小海藻 高价值化利用 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