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产配置篮子里的刚需品种,“固收+”产品一直是震荡市中关注的热点。但是,在追求“稳稳的幸福”的路上,要真正实现低波动的目标,打造好一款“固收+”产品,对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资料图)

“‘固收+’的本质是让投资者放心,为此基金经理需要更加费心。”博道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连权表示,市场环境较为复杂,要操心的因素太多,包括资产负债匹配、息差、流动性、波动率、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等。

如何打造好一款满足投资者诉求的低波动产品?陈连权选择了多元量化模型,系统性管理需要考虑的各类复杂因素,以提高投资的精细度。“在投资期限、波动率、收益率、流动性之间不断做平衡,同时在不同资产如股票与债券之间,以及不同风险如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股票波动率风险等之间做取舍。越是偏绝对收益目标的‘固收+’,这类平衡工作就越多也越精细,单一的投资框架很难支撑。”

戴着镣铐跳舞

作为市场上最早实践“固收增强”策略的基金经理,陈连权对“固收+”产品有着深入的理解。“‘固收+’产品追求的并不是单一目标,既要有收益,也要控制好波动。”陈连权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是戴着镣铐去跳舞。当你戴上镣铐的时候,就会发现上下左右都要兼顾到,波动率、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风险跟收益之间的匹配度等。”

深入认知的背后是多年的量化、宏观、债券的复合投研经历。2007年,陈连权初入行,担任交银施罗德基金金融工程部的量化分析师,随后又担任宏观分析、债券研究以及专户投资经理。从2010年起,他开始管理交银天添利的理财账户及保本型专户产品,开始实践其“固收增强”策略。而在远海投资担任投资总监的3年多时间里,陈连权将策略开发为系统。至此,陈连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投资道路,用量化手段为“固收+”管理赋能。

“多重的投资目标决定了多元的投资框架,背后要做加法和减法,还要做乘法。对于普通人而言,心流难觅,情绪常随,而机器与模型能一以贯之。”陈连权将自己托付给客观的模型,希望利用多种资产或因子之间的低相关矩阵发生化学反应,实现低波动的目标并力争获取超额收益,为持有人提供更好的体验。

多元模型护航资产配置

一路走来,陈连权投资宝箱里的工具越来越多,通过三大量化模型为资产配置护航。

首先,在股债的配置比例上,独家加入了防御式资产配置模型。具体来看,市场环境处于常态时,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和周期位置,动态调整股债配置比例。同时可以对市场的尾部风险进行全景式监测和预警,克服尾部环境中资产配置规律的无效性,防范“股债双杀”。

“当前宏观经济复苏已成为市场共识,但复苏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如果仅从周期的角度进行资产配置,组合的风险波动率可能较高,这就背离了‘固收+’产品稳健收益的诉求。防御式资产配置模型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投资过程中不断优化股债比例。这需要基金经理从长期、中期、短期等多个维度不断完善模型。”陈连权说。

其次,在债券的选择上,通过利率量化模型判断利率走势,超配或低配利率债等券种。同时,在信用债的配置上,不做信用下沉,避免“踩雷”风险。

最后,在具体的个股选择上,采用量化多因子选股模型,分散持股,力争获取超额收益。同时,还运用因子动态配置模型,以迅速适应快速轮动的股市风格。

在分享与思考中进步

2021年底,陈连权加盟博道基金。一年多来,陈连权的“固收+”投资框架持续进化,根据市场变化对因子进行了改造升级,不断丰富因子库。

“博道基金的投研团队具有不断学习、进步的氛围。”陈连权感慨道,在这种学习型组织中,各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有助于激发基金经理的思维和潜力,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升基金长期业绩的。他笑言,虽然自己的投资方式是量化的,但是也会对宏观、市场进行主动的思考,特别是当模型出现一些信号的时候,会与团队里的小伙伴们分享。

在最新一期的投资随笔中,陈连权重点探讨了股债之间的相关性。“从当前国内市场环境来看,股债跷跷板和股债同涨的概率大于股债齐跌,而无论出现前面哪种情况,对股债混合策略来说可能面临第二次有利环境。”陈连权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