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随着耀眼的火炬照亮夜空,杭州亚运会正式揭幕。


【资料图】

此次杭州亚运会,创下了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等多个“历史之最”。另一大特色,就是中国黑科技助力杭州亚运会,打造绿色亚运。

【全球首发,遥遥领先】

开幕式点火仪式,向来是标志性时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过,“点火是成败”。

杭州亚运会点火仪式,至少有三个特别之处:取消实体烟花、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零碳甲醇点燃主火炬。一切都指向,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的“绿色”决心。

尤其是,全球首创的绿色零碳甲醇点燃主火炬,零碳甲醇燃料不仅环保,更有储运安全便捷、燃料和建设成本低等多重优势。

更关键的是,作为资源丰富、技术成熟的绿色清洁能源,甲醇产业化潜力巨大。中远海运、国家电投等国家队,就在9月20日开启了国内首个船用绿色甲醇全产业链项目。

不过,亚运会绿色零碳甲醇供给方,却是一家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跨国型大企业—吉利控股集团。

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由吉利负责生产制备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并由吉利远程甲醇动力重卡提供运输保障,相关甲醇技术全球领先,能够保障主火炬呈现出美丽的亮黄色火焰、可抗11级大风和暴雨,并能即刻完美点燃。且经过技术迭代,每生产一吨零碳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的CO2,实现了CO2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

吉利在甲醇领域的深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2005年,新能源汽车远不被大众所知、燃油车大行其道时,吉利就开始推动甲醇汽车研发。并坚持长达18年,投入资金约100亿元。

如今,吉利已积累了诸多“独门秘籍”,并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

吉利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推出甲醇重卡、轻卡、小卡、客车的企业,产品的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吉利构建了从甲醇工厂生产、运输、加注站到重卡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闭环,不断实现甲醇生产到普及的跨越,并推动甲醇汽车从小批量试点运行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2019年,吉利推出全球首款甲醇重卡。截至目前,吉利已开发甲醇乘用车、商用车共20余款。近3万辆吉利甲醇汽车在全国奔驰,总运行里程超150亿公里。

今年2月21日,吉利又投产了10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成为我国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厂。

吉利可谓以一企之力,推动了中国甲醇汽车产业链崛起,并驱动着绿色低碳、高端化的中国制造,遥遥领先。

【中国汽车,引燃创新】

在手机领域,华为以长期主义的坚持和创新引领国产芯片突破,并表明“可能无限”才是科技行业的真正魅力。

汽车领域里,汽油和纯电之争也并非终局。虽然电动化转型大潮下,锂电池普及度越来越高。但对锂电池及电力生产的排碳质疑,从未停止。

具备低成本优势的甲醇汽车,正成为新的可行解。比如吉利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第4代帝豪,相比传统汽油车减少42%的碳排放,每行驶一万公里可减碳0.8吨。吉利开发的远程甲醇重卡相比传统柴油重卡,燃料成本减少18%-32%,每公里最多节省1元钱,经济性相比于国际豪华柴油重卡车型更具优势,得到了广大货运司机和运输公司的好评。

而且,吉利不断致力于智能出行创新突破。

此次亚运会上,吉利就为官方指定用车配备了星基高精定位技术,以车道级精准定位能力及亚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服务车队,全程保障亚运会出行服务。

同时,在亚运核心区域内,吉利布置了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极氪001车型、009车型,实现全路段基于智能驾驶技术的接驳体验服务。

中国是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格局,202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72%。若甲醇燃料应用达到3.5亿吨以上,可将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

且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火电厂等碳排放大户,还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封存消纳二氧化碳。如果将这些二氧化碳与氢结合,转化为甲醇燃料,无疑两全其美。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奥拉,曾提出解决能源问题的新概念:甲醇经济。无论是背负碳中和重任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还是推进能源结构变革的能源替代领域,甲醇经济都不可或缺。

这一趋势下,具有甲醇全产业链和智能化技术优势布局的吉利,或将持续引燃中国汽车的绿色创新之路,并助力中国能源安全及多样化。

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所言:“庞大的企业帝国,常常会被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的创新型企业击败,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地位。”

赢得更多先发机会的吉利,甚至有机会重写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游戏规则。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