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 文/邱 林
全球首富、世界私人航天公司第一人、世界第一车企创始人、电音舞曲之王、推特新掌门、硅谷钢铁侠……如果可以的话,伊隆·马斯克名字的前缀,能比电影《权力的游戏》里“龙妈}”的更长;同理,“龙妈”在维斯特洛激起的风暴,马斯克在 21 世纪的人类世界基本造成了同等冲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马斯克的人生其实并非一帆风顺。恰恰相反,他曾数度面临破产,“我距离破产只有一个月时间。”“我一边嚼着玻璃,一边凝视死亡的深渊。”他变卖了跑车,变卖了所有房产,变卖了所有资产,才终于渡过了难关,他愿意倾家荡产以实现“我想改变世界”的梦想。
马斯克直言,2008年是他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当时Space X三次试射失败,特斯拉几近破产,虽然马斯克对压力的承受度很高,但 2008 年发生的一切几乎突破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他的体重增加了很多,然后又突然全部减掉,甚至掉的比涨的更多。他开始驼背,走路时脚趾发僵。但他头顶悬着一把剑,丝毫不能懈怠。
在这段至暗时刻,马斯克是如何扭转局面?幕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著名传记作家艾萨克森在《埃隆·马斯克传》书中全面梳理了这段跌宕起伏的故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一窥全貌的机会。我感到,作者太会写了,英雄和恶魔般的马斯克,像双重人格似的,会被人生或者剧情推向不可预测的方向,很好看。
沃尔特·艾萨克森是如今世界上最著名的非虚构作家之一,拿手绝活就是人物传记。我对艾萨克森的认知,是近几年来阅读他撰写的爱因斯坦、富兰克林、基辛格传记。这些人物都在他的笔下鲜活凌厉起来。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当年创下人物传记题材销售记录的《乔布斯传》。
艾萨克斯本着狩猎故事的本能,几乎没什么悬念,马斯克自然是最理想的新目标。耗时两年,艾萨克斯跟随马斯克进行了形影不离的“贴身”采访:公司会议、走访工厂,和马斯克本人、家人、友人、敌人、同事等等。艾萨克森在《埃隆·马斯克传》中,披露了马斯特创立特斯拉特汽车品牌、参与Space X试验并取得成功、涉足如今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等的大量细节。
《埃隆·马斯克传》也讲了不少马斯克性格中“黑暗”的一面,受访的许多人都认为马斯克是个“浑蛋”,但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人。所以,即使被他伤害的人也这样说,“如果这个世界为人类取得成就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让一个真正的浑蛋来做这些事,那好吧,也许这种代价值得付出。但如果有的选,我不希望世界是这样运行的。”
即便在执掌推特最忙最疯狂的时刻,正值俄乌冲突之时,为了帮助乌克兰恢复通信,马斯克无偿献出了自己的“星链”卫星通信系统。但当乌方准备利用“星链”来摧毁俄方建筑时,马斯克做出了非常清醒地判断——当即停掉了“星链”在乌克兰的服务。帮助建立通信是一回事,但是被用于军事用途,性质就完全不同了,马斯克是拎得清的。
中国读者熟知马斯克,主要是因为特斯拉。在资本家的故事里,首先他们都是聪明过人,勤奋努力,偏执,与众不同,成功全是个人因素。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很多次的生死时刻。例如,2019年马斯克在上海建厂,是特斯拉市场化的一次生死时刻。而在此之前,特斯拉经历的原型车、接单、拿投资也是它历次的生死时刻。
2014年,中国小米掌门人雷军拜访马斯克。他问了马斯克一个问题:“10年前你为什么做特斯拉?那时电动汽车还只是一个概念,你是怎样看待这个机会的?”马斯克回答说:“我从不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因为失败率要比成功率高得多,我只是觉得这是人类应该做的事情,我不想苦苦等待别人来实现。”
雷军从硅谷回来之后感慨:“我们干的事好像别人都能干,但马斯克干的事,我们想都不敢想。” 为什么想都不敢想?因为想的都是怎么赚钱,怎么更快地赚钱,怎么赚更多的钱,而马斯克不同,他思考的是:“这事值不值得做,该不该做?”
看过《埃隆·马斯克传》这部传记,我从中看到一个问题,一个非常核心、所有人都想问却又不好意思或者不敢问的问题——马斯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疯子”?是“疯子”?是恶魔?是专横跋扈的独裁者?我的感觉是,马斯特比天才还要天才,同时,他是一个事业上的“疯子”。至于他“疯”到什么程度,艾萨克森作了很好的诠释:“你必须足够疯狂,以至于相信自己是那个天选之人,只有自己才能带领人类走向群星;你又不能过于疯狂,以至于飞的太高,像伊卡洛斯那样坠落。”
事实上,这当中只有一条细细的红线,那是马斯克一直在走的路。而这条路,目前,没有尽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