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普涨缘何菜农“赚钱难”

自10月中下旬以来,百姓“菜篮子”一改往年同期“肉价冲高”的剧本,在全国上演了一出“高价蔬菜唱主角儿”的戏码。民众吐槽也经历了从以往“吃不起肉”到如今“吃不起菜”的调侃。12元每斤的菠菜、8元每斤的菜花开始逼甚至超过猪肉价格。一时间,百姓开始将目光投向蔬菜生产环节,认为此轮全国菜农必将迎来一个赚钱的“丰收年”。

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多家蔬菜种植基地、农产品流通环节从业者了解到,尽管市场上部分蔬菜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在保供稳价和各地“菜篮子”工程持续发力下,蔬菜价格“疯涨”难以持续,且终端售价并非消费者认为的直接就能转换为菜农利润。受访专家支招,应着眼长远,善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破解市场信息壁垒,构建需求引领生产的良循环将是持续促农增收的良策。

菜价冲高菜农依旧“难赚钱

对于此轮蔬菜价格冲高,记者采访的多个蔬菜收购商和菜农普遍给出了较为一致的答案:极端天气、流通、疫情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即便是菜价冲高,对于中间环节的蔬菜商和处于生产端的菜农而言,似乎都有着“难赚钱”的共同特点。

“这个月连续四周维持了最低收售衡,基本没挣到什么钱。”10月29日凌晨6点,山东寿光的蔬菜商人老洪完成了他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三辆蔬菜货车的卸货,正准备继续为另外几家合作的零售商配送蔬菜。

“干我们这行的都知道,时间真的就是金钱,只要蔬菜在运输过程中多耽搁半天,价格就有可能下降一半。”老洪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今年雨水多,蔬菜运输也因此频繁受阻,加上疫情防控对人员和货车的检验防疫要求等都增加了运输环节的时间成本。油价上涨也增加了运输成本。“这些成本都得加到最后的蔬菜价格里去,我们总不能赔本赚吆喝。”老洪无奈地说。

尽管老洪如是吐槽,但在菜农田姐眼里,那些大规模从菜农手中收菜的菜商一定从此轮蔬菜价格上涨中获得了实惠。她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菜农对于市场行情的掌握十分有限,往年固定种植的蔬菜种类基本不变,但菜商手里掌握着各类蔬菜种植菜农的信息,很方便就能增加个别菜品的储备,比如菠菜。

田姐家住北京郊区,在一家社区菜市场拥有一家固定菜摊,售卖的叶菜类蔬菜主要为自家种植,其余则购自于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她告诉记者,今年夏天雨水较往年偏多,她就曾预判了秋季叶菜类价格的上涨,于是提早架大棚,弥补了部分露天种植蔬菜的损失。

“但即便如此也难说赚了什么钱。”田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菠菜为例,往年也就2元、3元每斤,今年普遍在10元钱左右,但因为雨水大导致露天蔬菜几乎绝收,棚里的两陇菠菜即便卖到了10元每斤,收入也赶不上往年的总收入。

突破信息壁垒破解“赚钱难”

就在此轮各地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价格翻番的菠菜价格的同时,自上周以来,菠菜价格逐步趋稳甚至开始出现下滑,而菜花价格的冲高大有“接棒”势头。

来自农业农村部10月25日—10月2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监测数据显示,10月29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均价格为5.97元/公斤,与前一日持。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在当周前三天接连冲高之后,后两天延续持态势,其中,前段时间持续上涨的菠菜更是在27日和28日的统计中两次进入“价格降幅前五名”序列,而菜花则陆续出现在“价格升幅前五名”当中。

“菜花在两三个月前还维持在2元-3元的批发价格,但截至10月底的均价格已经上涨至4元左右,除季节因素外,与市场供应偏紧关系密切。”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告诉本报记者,预计11月上旬,山东、辽宁大棚蔬菜部分可以上市,南方蔬菜也可以逐渐形成批量上市条件,蔬菜供应偏紧的状况会逐渐得以扭转。

对于市场的瞬息万变,参照过往经验,一旦菜农针对涨价蔬菜一窝蜂地追加种植,势必会使供应增加而价格下跌,继而影响菜农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教授王晓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蔬菜种植除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外,尽力消除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对蔬菜种植的影响将是未来重点考虑因素,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对不同种类的蔬菜品种作出预判,协调生产端的蔬菜种类种植,以确保市场供需不因极端气候以及流通环节的变化对价格带来较大影响。

王晓东建议,让市场消费需求真正对供给形成引领,供需双方维持优质互动关系,才能实现需求引领下的良循环。(记者 李海楠)

关键词: 菜价冲高 菜农 难赚钱 突破信息壁垒 破解赚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