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普通家庭购置私家车几乎难以想象;今天,众多寻常人家早已实现自驾出行

“买买买”在上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容易

张若涌还记得2002年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是自己成功升级当爸爸,第二件是拥有了人生第一辆小汽车——赛欧,这是上汽通用推出的国内首款10万元级经济型家用轿车,也拉开了私家车进入中国普通家庭的序幕。

有着“小别克”之称的赛欧,更确切的出生年份是2001年。那一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汽车行业的很多人看来,2001年也被称为“中国私家车元年”,它至少有两种解读:一方面,入世之后,外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开始丰富起来;另一方面,国产品牌破土而出,从质量、技术到管理,逐渐闯出另一片天地。

车轮上的消费变化,是观察过去20年中国整个消费市场变化的最佳视角之一。从2001年到2021年,入世20年间,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程度、商品丰富度、品牌集聚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如今已呈现外资品牌与国货品牌“齐飞”的健康状态。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对此感受更深。有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入世,上海消费市场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自信,老百姓“买买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容易,而上海正稳步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从“老三样”到新物种,“大家伙”驶入寻常百姓家

20年前,在买车这件事上,张若涌是有所犹豫的。当时市场上已有一些外资品牌,但小汽车主要用作公务车,且价格高昂,对于当时月薪仅3000多元的他而言,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另一方面,当时市场上可选择的车辆品种极少,流行的是老三样——桑塔纳、捷达以及富康,但他都不太喜欢。

定价10万多元的赛欧甫一面世,就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张若涌至今还记得周围人的冲动劲儿。他当时选了一辆红色的赛欧,开回家很是风光。他并没想到,小轿车这个普通家庭难以想象的“大家伙”,从那时起逐渐驶入寻常百姓家。

此后一段时间,张若涌渐渐发现,小区里私家车多了起来,尤其是2005年之后。有数据显示,包括上海在内的我国沿海地区,2005年,居民家庭汽车保有率达5%,而到了2008年,这个数据跃升至10%。

“上海乃至中国汽车消费的崛起,与中国入世有很大关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晁钢令解释,根据入世承诺,中国于2005年取消了进口汽车配额制度,将进口汽车的管理由配额制改成签发制,同时将进口关税降至30%,这一开放举措大大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到今年上半年,上海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微型载客汽车(私家车)已达350万辆。

从加速接轨到同步上新,进口商品助力消费升级

以汽车为代表的高端消费,是过去20年中国消费升级的精彩缩影。200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61.3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1.59万亿元,19年间翻了8.5倍。在晁钢令看来,社零的大幅跃升很大程度上来自汽车、电脑、手机等大额消费的贡献值。

事实上,中国入世之后,作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上海消费市场的变化最为明显。“2001年,上海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458项,外资实际到位金额为43.92亿美元,去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舌尖上的上海”也更国际化了。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发布的《上海环球美食指数》报告显示,上海“餐饮多样”指数常年位居全国首位。

“嗅觉里的上海”也更国际化了。颖通集团高级副总裁林荆表示,香水品牌在2000年前后刚进入营销初始增长期,到最三年已步入多元融合的新阶段。

市场供给总量不断扩大、市场供给结构不断升级、市场供给水不断提高……入世20年,上海消费市场与国际市场加速接轨,尤其是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更多进口商品的上新已与全球同步。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国内产业在竞争中一路向前

时间再次回到20年前,当中国入世承诺连锁经营领域三年内全面对外开放时,国内零售业一度有一种“狼来了”的危机感。随着实力雄厚的沃尔玛等连锁超市迅速拓展,中国本土零售业还有机会吗?

20年后重新复盘,当初的那种忐忑一去不返。“危机与机遇并存。”晁钢令总结说,“事实上,你会发现,中国零售业的业态更新,在入世后的激烈竞争中反而一路向前”。

汽车产业也走过同样的路。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年推出的这款赛欧,是由第一个合资车企本土化研发机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打造的。它的成功也让上汽明白,在与世界同行的竞争中,本土研发力量必须发挥更大作用。

有数据显示,中国入世之初,汽车合资品牌市场占比极大,而如今,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已超整体销量的40%。不仅如此,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新方向,从2016年起,上汽已连续5年稳居中国汽车出口冠军,代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张若涌又换车了,这将是他的人生第三辆车。从最初的赛欧,到后来的日系品牌马自达,再到刚刚下手的智己L7,这是一个上海普通消费者消费观的成熟过程,也代表了入世20年来国产品牌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进取历程。(记者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