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皆可盲盒”的市场喧嚣中,“盲盒经济”迎来首份全国范围内的规范指引。

8月16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规范指引》),从盲盒定价、商业宣传、售卖对象等方面规范盲盒经营行为,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30日。随着监管部门划定“红线”,此前一路狂奔的盲盒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已有“退烧”迹象的盲盒经济能否重回“高光时刻”?

盲盒不“盲”:宠物盲盒、食品盲盒拟禁止

记者注意到,该《规范指引》几乎覆盖了当下盲盒生产经营中的所有重点问题。

《规范指引》明确,盲盒经营活动是指在合法范围内,在事先不告知商品确定型号、款式或者服务内容的情况下,以消费者在特定范围内随机抽取的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

该文件提出,“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无着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对于备受关注的“盲盒能否7天无理由退货”问题,《规范指引》指出,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充分告知提示并经消费者确认后,以互联网形式销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可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但以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商品拆封后要求整套退货的,经营者应依法执行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目前,市面上的盲盒价格大多是几十至上百元不等,但由于大多隐藏款的稀有性,部分出现概率低的隐藏款盲盒在二手市场上被炒至上千元。就此,《规范指引》提出,盲盒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征求意见稿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如“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者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线下探访:部分规定已在南京落地

据了解,近些年,盲盒经济衍生到了多个市场领域,手办盲盒、机票盲盒、宠物盲盒等营销模式吸引眼球。不过,市场一路狂奔之时,随之而来的盲盒售假、违法出售、拒不担责、概率不明、盲盒成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组织接获的盲盒投诉量不断增长。这也是有关部门出手消除监管“盲区”、划定监管“红线”的背后原因。

从昨日记者走访来看,《规范指引》 中涉及的部分规定已在南京落地。在南京水游城的一家大型潮玩店,店中陈列的《盲盒商品销售说明》指出,未满8周岁的消费者在门店内的一切消费行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进行;购买之后,商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可在7天内申请退换货。

不过,店内工作人员也坦承,在限制向未成年人销售盲盒方面,“如何认定消费者未满8周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存有一定难度。”如果未来监管趋严,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买盲盒也受限,不仅要成年人陪同,还需要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怎样确认购买者征求了监护人同意”这些细则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业内亦反馈,整套系列商品拆封后可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厘清条款中所规定的“拆封”的具体定义。因为盲盒套盒中隐藏款相对稀少,价值也更高,不排除有黄牛党利用退货条款找隐藏款“钻空子”。

“退潮”初显:龙头公司被扯下神坛

不容回避的是,一方面,“盲盒+”玩法正被各行各业熟练运用,盲盒经济迅速壮大;另一方面,盲盒市场似乎“退潮”初显。

在“盲盒经济第一股”泡泡玛特身上或许能一窥行业冷暖。2020年12月,这家潮玩龙头企业在香港挂牌上市,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从38港元的发行价,飙涨至最高每股107港元,市值高达1500多亿港元,一度被称为“90后的茅台”。绚烂转眼即逝,昨日收盘,泡泡玛特的最新市值仅有257亿元。股价坠落的背后,是公司业绩不振。

南京姑娘何婷回忆,当时,她每次出门逛街都忍不住走进盲盒手办店,“抽到喜欢的款式,就感觉收获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这种体验感相当吸引年轻人。”不知不觉中,何婷家中已经收集了30多个盲盒手办,但就在去年,她突然醒悟“必须‘出坑’了”。毕竟由于整个销售模式的随机性,她真正“抽到”喜欢的款式少之又少,如果将不满意的款式挂在二手平台上销售,往往“血亏”:将近60元购入的盲盒,20元甩卖,也无人问津。

何婷告诉记者,现在能吸引自己的盲盒手办越来越少,加上各行各业都在植入盲盒,“着实有些审美疲劳了。”记者也注意到,在停留前述潮玩店的15分钟内,消费者逛多买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规范指引》 出炉有利于行业走上长期、良性发展的道路,盲盒经济借势告别“野蛮生长”之余,如何屹立于潮玩浪尖,还有赖于整个经营模式的精进、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盲盒经济规范指引 盲盒行业野蛮生长 宠物盲盒 食品盲盒 盲盒能否7天无理由退货 盲盒价格 盲盒手办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