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骆飞王莹廖君
教师节到来之际,不少家长又陷入“送礼纠结”。节日送礼,到底是尊师重教的真诚感谢还是迎合“歪风”的无奈之举,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当前送礼禁令之下,如何更好地与老师联络感情,促进家庭与学校良性互动?
多地念响节日送礼“紧箍咒”
(资料图)
新学期刚开始,贵阳市不少中小学教师就收到了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师节禁止收受家长礼品、礼金的短信提示。“这几年,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严令禁止教师节送礼,而且会严肃查处相关违规违纪行为。”贵阳市一小学教师王晓燕说,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多配合理解,就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贵阳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中央还是省、市对教师违规收受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始终持“零容忍”态度,并对违规收受礼品等行为开展常态化巡视巡察,念响节日送礼“紧箍咒”。
近期,湖北武汉市区教育局和部分中小学纷纷发出教师节倡议书,要求严格禁止中小学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同时也不提倡和鼓励在教师节期间收受家长学生赠送的鲜花、贺卡等物品。在此期间,当地纪检监察部门还会进行暗访和检查。
今年以来,辽宁大连市、阜新市等地专门部署中小学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以下简称浑南九小)校长侯明飞表示,这些年,送礼禁令成为各地整治违规收受礼品等行为的基本纪律要求,对构建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
送礼禁令下的“感恩焦虑”
一面是送礼禁令三令五申,一面是家长学生“感恩焦虑”。“我也不想给老师送礼,但不送又感觉不踏实。”谈到教师节送礼,贵阳市一小学家长宋梅说,毕竟一个班好几十个孩子,还是希望借机多与老师联络感情,让老师多管管孩子。
“不送点不踏实”是许多家长的心态。同时,一些家长送礼存在跟风现象。“家校联系群里,家委会成员纷纷发起教师节感恩倡议,给老师准备礼物,我们也只能表态同意。”上海一位小学家长李箫说。
不难看出,部分家长“感恩焦虑”的背后,存在迎合“歪风”的无奈之举,少数家长则在心里打着“小算盘”,希望老师多多关照自家孩子。
同时许多家长认为,教师节送点小礼物是“尊师重教”的体现。“遇到一个好老师真的能改变孩子一生。”广西南宁市一中学家长方猛说,他的孩子小升初基础很不好,也存在厌学情绪,进入中学后,在班主任老师耐心教导和鼓励下,孩子转变很大,成绩也提升不少。
“老师为了我的孩子付出很多,有的时候甚至比父母还要用心用情。借教师节给老师送点小礼物,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他说。
合理表达减轻“人情负担”
贵州省黔西市花溪小学校长陈安贵说,孩子们真诚、善良的心灵最让人温暖。许多农村孩子很懂事,他们或许没钱买昂贵的礼物,但哪怕亲手采一朵花,也是他们感恩教师最好的礼物。
教师节,学生为老师送上鲜花 田如瑞 摄
即将迎来自己教学生涯第八个教师节的浑南九小教师曹鹤丹也有同样的感受。“工作以来,印象最深刻的礼物,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一些手工礼物,有的是折纸,有的是学生构思很久,用彩泥做的小作品。”她说,能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让自己更珍惜教师这个职业。
有受访专家认为,解开教师节的“送礼纠结”不是要降低教师节的存在感,而是要引导健康合理表达方式的回归,避免世俗化、功利化。
辽宁省家庭教育协会会长张思宁说,送礼要有一个边界,孩子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的是一份心意,心意是纯洁的,比如做个小卡片,写个小祝福何尝不可。不少受访教师认为,违规收礼是不光彩的行为,家长和社会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是最需要的礼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