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将至,中国北方地区已经进入“速冻模式”。羽绒服是民众外出的必备着装,消费升级下,人手一件、两件甚至多件羽绒服已经是普遍情况。尤其是在高消费群体带动下,羽绒服高端化趋势十分明显。全球羽绒服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千亿市场。


(相关资料图)

新标实施价格或将上涨?

今年10月下旬以来,羽绒服销量逐步上升。

国庆期间羽绒服销量环比涨幅超过140%。根据浙商证券研报,在国庆假期,雪中飞、波司登(03998.HK)等羽绒服品牌的天猫旗舰店GMV增速均超过100%,而单价较高的加拿大鹅增速也接近20%。此外,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羽绒服销售同比增长112%。

目前,又值双十一大促,各大羽绒服品牌也在积极备战,准备迎接更好的销量。

与以往不同,今年冬天是羽绒服新国标实施后的第一个销售季。

很多消费者或许还不知道,早在今年年初,我国发布了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并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

与以往标注最大的不同是,新国标中明确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新国标实施后,羽绒服绒子含量不低于50%,该项标注也取代了以往含绒量的标注。

此外,新标准下羽绒种类标注只区分鸭和鹅类绒毛,不再有灰鸭绒、白鹅绒等之类的划分。

对于新标准的实施,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国标实施对国产羽绒服填充羽绒的品质要求更严格,未来基于新标准生产的国产羽绒服将更优质。

也有采购商担心更严格的行业标注执行下,羽绒服会因为生产成本提升而价格上涨。

针对此项疑虑,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冬羽绒服价格或会出现一定的上涨。除新国标要求趋严外,也有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羽绒服作为冬季时令御寒主要衣物,创造了不小的经济价值。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统计2021年国内羽绒服市场规模为156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622亿元。羽绒服市场增速也高于整体服装市场,2016~2021年年均增速为12.7%。

全球羽绒服龙头抢滩中国市场

中国国内有众多羽绒服企业,其中不乏传统羽绒服品牌波司登(03998.HK)、坦博尔、鸭鸭、雪中飞、千仞岗等。

但传统羽绒服品牌的光辉似乎被更多的国外户外品牌所遮掩,如The North Face®乐斯菲斯、哥伦比亚、探路者(300005.SZ)等。

此外,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时装品牌也均应季推出羽绒服,抢占了大半市场,包括江南布衣(03306.HK)、地素时尚(603587.SH)、杉杉股份(600884.SH)、海澜之家(600398.SH)、七匹狼(002029.SZ)、红豆股份(600400.SH)、美邦服饰(002269.SZ)等。

而近年来随着国货运动品牌崛起,安踏(02020.HK)、李宁(02331.HK)、特步(01368.HK)等运动品牌的羽绒服也表现亮眼。

除了本土品牌外,一些海外品牌也非常向往中国市场,并取得较好的销售表现,如加拿大鹅,不过今年还没有出现以往北京、上海排队买加拿大鹅的壮观景象。

今年在冬奥会亮相的Lululemon也在加码中国市场,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合肥、三亚、兰州等城市设立门店;另一家加拿大高端羽绒服品牌慕瑟纳可(Moose Knuckles)也有扩张计划。

这些外资品牌羽绒服大部分瞄准国内高端市场,价位动辄数万元,但依然有不小的消费群体。

“羽绒服之皇”盟可睐(Moncler)今年10月在天猫开设的首家旗舰店,开店仅半天时间粉丝便超7万,价格上万的限量版MONCLER MAYA男士羽绒服销量更是超过百件。

究其原因,这与国内市场的消费结构密不可分。据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高端消费品消费在全球占比33%,预计到2025年,这一占比将提升至40%—45%。

超高的购买力,以及对羽绒服的品牌认知等,使得高端化成为国内羽绒服的一大发展趋势。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4年至2020年,中国羽绒服平均单价由452元涨至656元。而一些高端品牌的成交均价则突破千元,有的甚至更高。

在强大的购买力以及消费趋势助推下,国内羽绒服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有望带动二级市场羽绒服概念股表现。

作者|李莹

编辑|May

关键词: 加拿大鹅 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