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昆仑万维公布了2023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经营性现金流5.3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亿元,利润规模继续位居行业前列。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达20.2亿元,同比增长21%,海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达83%,同比进一步上升9个百分点。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昆仑万维已经成长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出海企业,业务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平均月活跃用户近4亿。凭借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坚定的长期投入,昆仑万维正在向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科技公司而迈进。对比同行来看,能够直观的看到这家公司在AI大模型领域的先发优势。
【资料图】
AI大模型商用落地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在国内爆火,掀起新一轮AI浪潮,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紧跟潮流,开始涉足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垂直领域产品。在这些企业抢上“牌桌”、试图分一杯羹时,昆仑万维的大模型产品已经“出道”在即。
该公司的入局可以追溯至2020年。当年6月GPT 3发布后,昆仑万维就关注到了GPT大模型的巨大潜力,其在试用后认为这是AIGC方向一个极大的里程碑,它会促进内容生成领域产生极大的变革。
基于此,昆仑万维便前瞻性地布局了AGI和AIGC,积极探索预训练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至今已积累了三年的相关工程经验,成功建立了行业领先的预训练数据深度处理能力。
这些前沿化的探索在今年开始结出果实。两个多月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了第一批《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成员名单》,凭借着在AIGC领域的投资布局,昆仑万维成为第一批模型伙伴和投资伙伴。
获得政府及业界肯定没多久,公司AI大模型的商业化也率先落地。
8月23日,昆仑万维正式发布中国第一款“里程碑式”AI搜索产品“天工AI搜索”,这是一款融入大语言模型的搜索引擎,标志着中文搜索产品正式迈入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发展纪元。实测发现,“天工AI搜索”在信息获取和知识检索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进步。AI搜索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超级流量入口,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的入口和门户,将能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产品,未来可期。
此前7月中旬,昆仑万维与映宇宙集团母公司蜜莱坞科技在AI业务方面达成合作,将向后者提供包括AGI Sky-Chat SaaS API服务及AIGC SkyPaint API服务,向蜜莱坞科技输出AI文本生成能力、AI图像生成能力,服务期限一年,总金额不超1500万元。
这一合作标志着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在互联网社交行业的正式落地,有利于其基于行业数据进一步打造垂直模型,更好地服务相关行业客户。同时也体现了B端客户对该公司在AIGC领域技术优势的认可,是昆仑万维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开端。
按昆仑万维所言,目前公司已形成包括AI大模型、AI搜索、AI游戏、AI音乐、AI动漫、AI社交六大AI业务矩阵,是国内模型技术与工程能力最强、布局最全面、同时全身心投入开源社区建设的企业之一。
应用方面,昆仑万维结合自身资源与经验,全方位布局优势领域,并针对国内外市场特性,选定了“To B与To C并重”的商业落地策略。
三年研发投入超19亿
跑赢同行除了要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外,还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撑,舍得花钱做研发。那么,关于大模型的研发投入大概需要多少?
昆仑万维CEO方汉曾算过一笔账,他坦言超过千亿级别的大模型,训练需要1000-2000张A100的卡,硬件成本约5000万美金,算上需要投入的人力、电力、网络等支出,一年至少要投入5000万到1亿美金。
这样的资金门槛也意味着,中国底座大模型的抢滩注定是少数玩家的游戏,比如昆仑万维,其拥有自己的底座大模型,不用依赖其他大公司来提供AIGC相关服务,这种独立性也给了它更多的施展空间。作为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出海企业,其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含糊。
2022年,昆仑万维的研发投入金额为7.36亿元,较2021年的6.8亿元增长约17.2%,这一同比增速较2021年的12.14%提升了5个百分点。过去三年间(2020年-2022年),该公司累计研发支出超过19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从2020年的12.1%提升至2022年的15.54%。
研发人员来看,截至去年末,昆仑万维拥有1266名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占比从2021年的71.71%上升至72.55%。2023中报显示,昆仑万维现AGI与AIGC板块团队整体规模近千人。其中技术团队由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专业人才组成,核心团队成员曾供职于海内外知名科技公司,并在国内外顶会如TPAMI、CVPR、CLIP2TV、Deepsquare等发表过多篇论文,拥有优秀的学术背景及从业经验,能够快速、有力地推动先进技术高质量落地。
硬件投入方面,昆仑万维表示,已累计投入上亿美元采购相关硬件设备,构建了自主可控的算力集群,目前已可以满足文本大模型的训练优化以及未来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同时随着算力资源能效比的进一步提升,公司预计能够满足未来除视频AIGC之外的算力需求。
收购Singularity AI也是为了加速布局AGI与AIGC。今年6月,昆仑万维公告表示,其控股子公司拟发股收购Singularity AI全部股权,继而实现100%持有Singularity AI。
东吴证券在一则研报中表示看好Singularity AI并表完善,称该收购有利于补齐公司AI大模型布局,有望加速“天工”3.5 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助力AI音乐、AI 游戏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加速落地。
海外业务占比高达83%营收逾20亿
这些研发投入、业务布局也将成为昆仑万维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目前,该公司业务覆盖信息分发、社交、娱乐、游戏等多个领域,市场遍及中国、东南亚、非洲、中东、北美、南美、欧洲等地,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83%。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8%。整体毛利率达80%,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按具体业务条线来看,该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达20.2亿元,同比增长21%,海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达83%,同比进一步上升9个百分点。
这些亮眼表现源自公司扎实的基本盘,侧面反映了海外市场的深耕成果。
2009年,周亚辉带着他创立的昆仑万维勇闯海外,成为最早一批出海的游戏发行商,十多年来,其先后踏上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市场,并将业务条线从游戏扩展到浏览器、工具、内容、社交,业务的宽度、广度不断提升。
2015年,出海成功的昆仑万维在A股以20.3元的发行价成功挂牌上市。此后数年,公司股价起起落落,直至今年达到70.66元的历史高点,但随着AI板块整体回调,其股价也转头向下,截至8月1日已经跌去45%左右。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拥有自己的底座大模型、在AIGC领域取得领先进展的昆仑万维到底是传媒互联网股还是AI科技股?在行业分类中,市场将其划入传媒互联网行业,对应行业PE均值在28左右,但其实际行情走势又与AI息息相关,当科技板块回调时,其又被视作科技股遭到错杀。
两种截然不同的估值逻辑也意味公司的天花板可能外界看到的更高。若将昆仑万维视作科技股对其进行重估,以行业平均市盈率85.1倍、2022年的净利润计算,其估值应当约在980亿元,远高于当下的438亿元。
根据东吴证券研报数据,其预计昆仑万维2023年每股盈利为1.23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53倍,远高于当下44.23倍的市盈率。该机构认为,昆仑万维兼具大模型及应用能力,看好其不断迭代升级大模型,并持续落地AI+应用,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昆仑万维在中报中表示,预计下半年将有多个业务线均有相关产品落地,如AI动漫、AI社交、AI游戏等,预计将在年内发布,昆仑万维的长期价值值得期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