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3日,界面刊发评论文章《全年亏损,口碑崩坏,小牛电动“无牛可吹”?》,质疑电动车品牌小牛电动(NIU.US)重营销轻研发。

文章称,借着两轮车水涨船高的价格,小牛电动猛打“高端智能化”标签。2022年第三季度,小牛电动的平均单车售价3595元,同比提升16.4%,抓住了消费者“最贵的就是最好的”的心理。

然而,财报显示,小牛电动第四季度销售与市场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1.08亿元和47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7%和9.4%。而反观该季度的研发费用,仅为4030万元,横向对比营销费用可谓相差甚远,纵向同比上一季度也减少了10.4%。营销投入成本稳步增长,研发支出的层层缩水,让小牛电动背上“重营销轻研发”的躯壳。

在产品零件的搭建上,小牛电动开创了锂电池电动车的先河。但之后的事实证明,小牛电动最大的质疑和投诉也来自于其锂电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小牛电动电池质量问题的投诉有上百条,所有关于小牛电动质量问题的投诉高达1900多条。主要反映为小牛电动实际的电池续航公里数和宣传的续航能力有所出入,部分用户表示实际续航和宣传续航相差15KM左右。

有消费者表示购买不久的小牛电动车,出现车辆无法行走、黑屏断电、控制器故障等问题。同样有小牛用户遇到新车无法行驶的问题,而售后的态度要么是问题搁置置之不理,要么就是无法解决根源问题,更换电瓶后故障又再次出现。此外,还有消费者表示,在小牛电动车门店更换电池,结果车辆被换上了旧的电池。这一系列高姿态冷处理的操作,属实让一众消费者寒了心。

截至4月3日发稿,小牛电动美股盘前报4.00美元,下跌3.38%。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