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相关资料图)
2008年的北京奥运开幕式,捧红了台前的林妙可,也捧红了幕后的一个男人。
刀哥说的不是张艺谋,而是一个在开幕式上大放烟花的男人。
他就是熊猫烟花实控人赵伟平。
曾经为了抢下北京奥运竞标,赵伟平自称从神六想到灵感,坚持说服一家航天研究院合作,造出了无污染烟花。
狠到直接放话,“作为唯一一家烟花类上市公司,如果不中标,我就只能考虑改行了”。
几年后认定了互联网金融,赵伟平也拿出死磕精神,每天工作15个小时,喊出“金控就是我的新梦想,我愿意付出一切,甚至包括生命”。
为了让人觉得真诚,赵伟平袒露自己草根出身,不懂金融。
在行业陷入危机时,他还及时安稳人心,“我这个大股东会兜底,兜到我的资产归零为止”。
然而,直到金融业务彻底暴雷以后,大家才发现这个人并没有他说的那么仗义。
有人发现,按照实际兑付进度,想把自己的钱全拿回来需要50年,完全不是赵伟平承诺的2年兑付。
坏账越来越多,赵伟平也彻底失踪了。就在人们怀疑他已经润出国的时候,在2022年10月终于得到了官方消息:被刑拘。
声称要付出一切改变行业的人,何以沦落至此?
最牛跨界:
一个英语老师,承包了08年奥运烟花
很多人不知道,承包奥运烟花的烟花大王,曾经是个中专英语老师。
之所以步子能迈的这么大,全靠赵伟平的死磕性格:一旦认定了,就决不回头。
1983年,赵伟平还在一所中专教书,学校不同意放人,赵伟平还是坚决的离开了,一头扎进烟花外贸行业,几年后创立了熊猫烟花。
日后赵伟平回忆,最开始用20多台卡车运送花炮,从广州到湖南,途中翻了一台车,返回广州又翻了一台,往后,赵伟平开始亲自盯车押送,终于度过难关。
这段经历过后,也让赵伟平意识到了一个最朴素不过的道理:
“只有克服别人不能克服的困难,才能成功。”
卖烟花,就充分体现了赵伟平这种性格。
烟花爆竹,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产品,从把货批发给中间商,到消费者把产品买到手,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为了赢下对手,赵伟平曾定下规划:“所有的战略计划,都要在那一刻爆发”,熊猫烟花总是提前做足准备,靠着比对手更快的速度送货,熊猫烟花直接卖到12万箱。
一切都要比别人更绝,在招人上也有体现。
1994年,赵伟平就敢用50万元买断一名专业能力过硬的烟花工程师,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靠着烟花生意赚到钱,赵伟平还跑去欧洲游说,把英国丹麦等大烟花公司买个遍,又以1.5亿元买下国内唯一一家烟花上市企业浏阳花炮。
4年收购4家外国大公司的背后,用赵伟平的原话说,“没有翻译,没有律师,就我单枪匹马完成的”。
但一直以来,相比其他公司,烟花公司的存在感不强,人们更不会关心背后的大佬。
让赵伟平成为知名“烟花大王”的,还是北京奥运。
2009年北京奥运,一个五环形状的烟花,至今被熊猫烟花放在官网显眼位置,“奥运会鸟巢上放的焰火”,成了熊猫烟花最好的广告。
奥运成名以后,赵伟平乘胜追击,又承包了不少大项目。
比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演出,赵伟平不是烟花总指挥,就是压轴表演负责人。
从此以后,赵伟平烟花大王的名声也越传越响。
直到2013年,全国各地开始陆续禁放限放烟花爆竹,从监管到民众,对烟花产品都出现了抵制情绪,烟花越来越难卖了。
眼见行业低迷,赵伟平却并未表现出焦虑,原因就是,他找到了新的死磕对象----互联网金融。
放下烟花,深信互金能赚钱的赵伟平更是自信对外喊出:
“哪个做大,哪个就是主业。”
自称不懂金融,却狂揽56亿
显然,赵伟平说这话是认真的。
在宣布跨界不过3年时间,熊猫烟花公司的名字,就改成了熊猫金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熊猫烟花的金融项目做得相当好,上线以来累计出借112亿元,拥有122万用户。
金融项目收益占比就达50%左右,让赵伟平赚到了远比放烟花更多的钱,巅峰时期,赵伟平的身价高达30亿元。
一个做烟花的,一宣布跨界做金融,怎么就能让很多人义无反顾拿出钱?
能做到如此大的规模,离不开人们对赵伟平的信任。
在进军金融前几年,赵伟平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采访,表现得极为真诚。
赵伟平甚至坦白,自己草根出身,不懂金融,但紧接着话锋一转,表示自己团队是相当专业的。
为表决心,赵伟平对外开出千万年薪招募CEO,团队内部为了保证项目按时上线也化身卷王,“白加黑,每天工作15小时”。
人们愿意相信赵伟平,当然不是看他说了什么。
赵伟平同样拿出真金白银,砸1亿做起金融平台银湖网,注册资金是当时进军p2p上市公司最多的,“有些上市公司做P2P只投个几百万元或者一两千万元,这些投入太少了”。
在人们看来,P2P公司很多,但像银湖网这样拥有上市公司背书的为数不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即使2015年,一些P2P公司已经出现暴雷信号,赵伟平还继续斥巨资15亿收购你我贷平台51%的股份,又花5.5亿设立了5家投资企业。
赵伟平对跑路同行的表态,也给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面对P2P平台的跑路潮,赵伟平表示出极大的愤慨,“对于那些跑路的P2P公司,应该从严从重处罚。如果投资者的钱不能归还,应该由股东、股东的股东,不断向上一直追溯,股东应承担无限责任”。
更重要的是,赵伟平之所以能如此自信,还是觉得自己有兜底的实力。
“这个贷款我就知道,我肯定99.99%我都能拿回来,实在拿不回来我就把他的企业收回来。”
然而一直说要稳扎稳打的熊猫金控,到了2018年,P2P子公司曝出兑付问题,规模上亿。
即使赵伟平在直播间及时回应,“公司已经拿了4、5亿解决坏账”,但疲态尽露,完全没了往日的神采。
过了一年,熊猫金控还有56亿的窟窿没还,人们等着赵伟平的兜底。
没想到这一次等来的不是承诺兑现,而是熊猫金控的一则公告:赵伟平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立案调查。
紧接着,熊猫金控的P2P业务彻底失败,让人们终于意识到,原来烟花大王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不同。
越转型越惨的背后:
选错路,跪着也走不下去
由于行业原因,公司迫不得已转型的痛苦,很多大佬都遇到过。
俞敏洪曾承认,在新东方最初转型的时候,根本睡不着觉,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要吃4片安眠药才能睡着。
然而熊猫烟花的转型,却似乎很轻松,赵伟平自称用了一年时间考察,赶上P2P行业大热,就选定了这个最赚钱的行业。
其实早在熊猫烟花进军P2P时,就已经有了一些小公司暴雷,对熊猫烟花做金融市面上也有很多争议。
赵伟平却依然信心十足。有央广网记者曾问赵伟平,很多公司转型都不了了之,熊猫烟花的转型,不会也走到这种尴尬的境地吧?
赵伟平直接否认:“所有的事不同的人做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他的自信,最初并不是装出来的。
然而当行业整体崩盘,事态逐渐失控后,赵伟平的底气越来越不足,暴露的是不专业、不敬畏导致的教训。
即使是上市公司布局P2P,也是小步试错,而赵伟平一上来就豪掷1亿,把投资人的风险都转移到公司身上。
连赵伟平以为找来“最专业的团队”,实际上连最基本的风控都没做好。
有媒体曾曝光,银湖网内部员工大量租用他人银行卡虚假贷款,每招一个人就有100块报酬,熊猫金控的一笔笔坏账,很大一部分就出自内鬼的功劳。
银湖网一度还放出“年化利率19%”的项目,别说专家,一个稍微懂点理财的人都知道,收益超过10%,大概率就会血本无归。
赵伟平曾说,一旦接受一项任务,就一定把它做完,不管这个过程是痛苦还是愉快。
在政府开始大力监管所有P2P平台时,赵伟平也没有停手,以为像过去那样,只要坚持就能翻盘。
熊猫金控营收规模从未超过4亿,但赵伟平却越来越大胆,不断抛出大标,每天的净流出金额巨大,银湖网35亿,熊猫银行23亿。
然而当挤兑潮发生,投资人恐慌取钱时,赵伟平却再也掏不出钱了。
曾经还是高中毕业、在农场做知青的赵伟平,因为喜欢英语,坚持早上5点半起床,6点读英语每天从未断过,第一次高考,就考上了大学。
死磕固然是好事。然而一旦选错了方向,只能适得其反。
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把梦想放在不靠谱的事上,理想也只能变成空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