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诗雄 林文静 丁立平)清晨时分,朝阳喷薄而出,晨曦与海平线交相辉映。在草甸天湖边,可远眺石厝伫立、浪花翻涌,也可闲观云卷云舒、万物初醒……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东南海域的嵛山岛,坐拥山、湖、草、海交织的绝美风光,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
(资料图)
今年,嵛山岛再添美誉,入选自然资源部公布的首批“和美海岛”名单。福鼎市自然资源局四级主任科员丁宗胤说,这次评选将进一步提高嵛山岛知名度,有利于海岛生态建设,提升岛上生活环境,带动海岛高质量发展。
嵛山岛风光。林琦墅 摄美丽海岛换新颜
乘坐乡村公交环嵛山岛而行,只见碧海蓝天和高山草甸构成一幅迷人的山海画卷。“月亮湾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晚上可以到沙滩散步,白天可以看日出。”从温州来嵛山岛游玩的陈女士说。
然而,现在“风光无限好”的嵛山岛也有过垃圾埋滩的时候,月亮湾此前一度成为“垃圾”湾。一开始,不少村民会自发捡拾海漂垃圾,村民殷丽容从2013年起,每个星期都会去清理海漂垃圾,分门别类进行回收或焚烧,并将回收得来的钱捐给慈善组织,现在她已是岛上青蓝环保志愿队的负责人。
为应对岛上产生的垃圾,嵛山镇建设生态无害化垃圾处理中心;2022年实行海上和陆上垃圾清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将生活垃圾出岛外运,实现垃圾不留岛。同时,岛上新规划调整2000多亩限养区海域,海岸线渐渐变得更加干净;落实河湖长制、湾滩长制和林长制,推进海岛生态林的保护和绿化的补植,森林覆盖率达到77.8%。
芒筜金滩。刘学斌 摄嵛山镇镇长陈昊说,现在,天蓝、水清、草绿的嵛山岛成了旅游胜地。
产业添“绿”助发展
嵛山岛、福鼎县城、管阳镇,三点一线来回跑。连日来,嵛山岛“女羊倌”汪淇进入了“跋山涉海”的创业生活。
汪淇是嵛山岛马祖村的一名“90后”女大学生,此前在广州从事外贸翻译。2018年,她辞职返乡创业,改变父母传统的放养模式,实施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开启“生态红利”。
嵛山岛山羊养殖场。汪琪 摄“我们通过联合体的方式,带动大家共同发展。”汪淇说,一方面与多家茶企、种植户合作,形成稳定的供应机制;另一方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基地周边农户发展山羊养殖和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提供山羊养殖技术,以保护价收购散户山羊,保证农户销路。
嵛山岛的绝美风光,吸引不少年轻人陆续回岛自建民宿。嵛山岛通过建立“民宿银行”运作新模式,流转收储闲置的宅基地、老屋旧宅、可利用土地等,吸引投资者上岛发展民宿。同时,引入品牌民宿团队进岛开发运营,引导提升8家民宿打造海岛民宿样板区,引导当地群众将自家住宅改造升级成乡村民宿。
民宿业外,嵛山岛积极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基地,升级“渔业+旅游”模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渔农旅”三结合发展模式。丁宗胤表示,嵛山岛发展始终坚持“工业不上岛”,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走“旅游+”创新路线。
天湖采茶。傅筱清 摄乡村振兴奏新曲
漫步在东角村,干净的村道贯穿一路好风景,废旧的鱼露仓库已变身兼具茶饮、阅读、观影等多功能的礼堂,融现代化与烟火气于一体,成为村中最亮丽的地标建筑。
2018年7月,福鼎市与清华大学在嵛山岛共建全国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双方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人居环境探索“共建共享、共创共赢”。建站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20多所高校600多名学子先后进站开展实践活动,促成乡村营造、研学基地、民宿样板区等38项成果转化落地。
东角村党支部书记邱丽辉表示,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助力下,村里的农产品卖多了,游客数量也增加了,全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由5年前的15000元提升至24000元。目前,清华大学研学基地通过开展“一村一策划”,实现5个村村财收入均突破25万元,其中1个村突破50万元,1个村突破100万元。
加快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海岛宜居环境;启动卫生院重建项目,定期组织免费义诊,为村民送医送药送健康;完成集中供水项目的管网铺设;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无害化处理;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嵛山岛以“和”至“美”,不断探索生态生产生活新方式,努力打造绿色发展的“和美”海岛。(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