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在橡皮筏子上,让蜿蜒的河流把我们带去它的尽头。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青峰连绵,船逐流水向远方。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造物者之无尽藏,尽收眼底。

漂流,是一项参与性极强的娱乐休闲旅游项目,又是一项极富挑战、竞赛性的体育运动,让我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带来无以言表的愉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漂流运动简介

何为漂流?学者将漂流定义为:操纵船只通过一定的水流顺河而下。国外将漂流分为白水漂流和黑水漂流。黑水漂流是指在无自然光线条件下(如地下河)的漂流活动,而有自然光线的即为白水漂流。

国际漂流急流等级表将漂流划分为不同的六个等级,其中一级漂流水流最缓、难度最小,六级漂流水流最湍急、难度极大,具体如下:

1. 一级:无难度。水流缓慢,河道无障碍物,基本无须操控,水浪高度小于1米,适合5—7岁有陪护家属的小孩。 

2. 二级:难度简单。中等水浪,通道中偶尔有障碍物,需要一些简单的操控,水浪高度约1米,适合普通人群。 

3. 三级:中等难度。水流较急且不规则,浪大会使橡皮艇进水,水浪高度约1.5~2米,适合运动能力较强且具有漂流基础的人群。 

4. 四级:困难。浪高落差大,通道周边障碍物多,需具有高级漂流技术的人领航,水浪高度约3米,适合具有精湛的漂流技术且非常喜欢挑战困难的人群。

5. 五级:非常困难。水流湍急,垂直落差大,有很难逾越的旋涡,通道复杂且周边除了巨大的障碍物外也有潜在的障碍物, 水浪高度高于3米,适合追求极度冒险及体验的人群。

6. 六级:极度困难。在猛烈、变化无常的水中,基本不可能控制漂流工具,受伤甚至死亡都可能发生,如果非要尝试,只能祈祷发生奇迹。

● 漂流运动的演变

漂流,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呢?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许源于人类最初的生存、交通、战争……或许源于爱斯基摩人的皮船、印第安人的树皮舟、中国的竹筏或木筏……时至今日,在贵州水源充足的地区,仍有人脚踏细竹为“船”,手执竹竿为“桨”,一苇渡江,飘然而去。遵义姑娘杨柳将舞蹈和独竹漂技艺结合在一起,在漂流的独竹上翩翩起舞,成为“独竹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是商业漂流活动的起源地。第一次成功的漂流活动发生在1940年6月9日,由克莱德·史密斯(Clyde Smith) 带领的探险队伍安全穿过美国蛇河峡谷。此后,漂流娱乐活动变得相对安全和有趣味性,并逐渐被大众接纳和喜爱。 

1956年美国商人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在怀俄明州大提顿国家公园建造了一所现代化的漂流度假酒店,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剩下的战筏为人们提供沿蛇河漂流的旅行活动,但是这项新活动并没有立即流行起来。直到1960年之后,商业漂流活动才逐渐开始,并出现了第一批专门在地质奇观的中心地带提供大峡谷漂流旅行活动的商业漂流公司,例如贝克库克漂流探险公司(Becker- Cooke Expeditions)、 哈奇河漂流探险公司(Hatch River Expeditions)以及滑石漂流探险公司(Slickrock Adventures)。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首次将漂流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随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都将漂流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些国际曝光度使漂流变得更受全世界欢迎。1992年《拯救》《白水之舟》等电影首次在银幕上映,将漂流推向了更广泛的群体,使人们对漂流运动的兴趣再次增长。

1980年之后,漂流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漂流设备的不断创新使漂流变得更为安全。1997年国际漂流联合会正式成立,并于1999年举行了第一届漂流锦标赛。

自2000年起,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需求以及对冒险和自我实现的渴望推动了对河流活动的新需求,漂流成为户外运动和体育活动重要的一部分。现如今仅美国已有900万~1000万人尝试过白水漂流,每年约300万名漂流者在一条河上漂流两次以上,漂流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非常受欢迎的户外旅游活动。

● 中国漂流发展情况

中国的漂流探险事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爱国探险阶段

1985年,著名的美国江河漂流探险家肯·沃伦宣布要率领一支漂流队来中国,用无动力的漂流器全程漂流长江。漂流长江被当时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称作“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

消息传入国内后激起了人们极大的民族情绪,以尧茂书为代表的众多人士认为长江是中国的长江,即使要漂流长江也要由中国人首次漂流。于是从1985年至1987年我国民间及官方进行了“长江漂流”“黄河漂流”等几次重大首漂,以“一寸不落”“全程漂流”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涵盖一切的主旋律,然而,之后重大的牺牲和伤痛引发国人沉重的反思。之后,我国的漂流探险事业整整沉寂了12年。

2. 理性探险阶段

1998年中美联合漂流探险队完成怒江漂流(云南段) 以及中国首届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在贵州马岭河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漂流探险事业已经成熟。随后1998年9月—12月,中国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队成功漂流雅鲁藏布江,标志着我国漂流探险事业走向理性,由从前的“寸土不落” “全程漂流”转变为“珍惜生命”“讲究科学”。 

3. 漂流旅游阶段 

进入21世纪,张家界茅岩河漂流、九畹溪漂流、广东清远漂流等早期一批漂流景区建成并对外营业,标志着我国漂流旅游阶段的开始。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出台《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漂流场所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政策性文件,漂流旅游有了明确的官方标准和规范。

如今漂流已成为大众喜爱的夏季休闲娱乐活动,并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如今,全国共有600多个漂流景区,漂流娱乐场所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起伏的小舟上,体验生命的动感;在一泻千里的河溪中,享受速度带来的乐趣;在随波逐浪中,品味诗意的人生。

链 接

国内重大漂流事件、人物

漂流长江第一人:尧茂书

美国探险家肯·沃伦计划于1986年来长江漂流,消息传到中国,国人热血沸腾,想要抢在美国人之前夺下“首漂长江”的荣誉。

1985年6月,一位来自四川眉山名叫尧茂书的青年独自驾驶橡皮船“龙的传人”号从格拉丹冬雪山脚下出发漂行了33天、1270千米后,不幸在金沙江通珈峡遇难。这位对长江一直怀有漂流情结的原西南交大摄影师遇难时仅32岁,被誉为“漂流长江第一人”。 

长江漂流:

1986年6月3日,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长江源头的沱沱河下水,与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共同漂流长江。1986年11月12日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征服长江,抵达吴淞口。

这是人类第一次全程无动力漂完6300余千米、落差5400多米的长江。5个月里,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以下简称科漂队)洛阳队和中美联合漂流队3个队伍共有11名队员牺牲。漂流长江被美国媒体称为“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

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对长江沿线的水文、地质、动植物等进行了科学而详尽的考察,成为以漂流为载体的科学考察先河,撰写了大批有关地质、冰川、水样等领域的论文。长江漂流精神也多了科学和环保的时代意义。

黄河漂流:

1987年,一群青年自发组织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与北京青年黄河漂流队、安徽马鞍山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协作共进,成功首漂黄河,被誉为“人类漂流史上前无古人的一次壮举”。这是中国人首次用无动力工具完成的对黄河的全程漂流探险,填补了世界探险史的空白。漂流过程中,7名勇士壮烈牺牲,其中4位是河南洛阳人。黄河漂流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被并称为当时中华民族的两支“精神催化剂”。

雅鲁藏布大峡谷漂流:

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漂流界的“珠穆朗玛峰”。1998年9月8日—12月9日,一群年轻的中国人在没有后援、不可思议的简陋条件下,历尽艰难,创下了全体队员成功并安全漂流雅鲁藏布江上中游段、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探险奇迹。

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

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马岭河峡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9支队伍参赛。这次比赛对我国体育运动走向职业化起了推动作用,也是体育项目与旅游开发的完美结合,对后来体旅项目的开发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马岭河峡谷漂流全程50多千米,有80多处险滩、70余处深潭、60多道湾。2005年11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备战第一次公开选拔赛在马岭河峡谷举行,并在马岭河峡谷公园举行了“中国国家激流皮划艇训练基地运动员公寓奠基仪式”,马岭河峡谷被正式定为“国家激流皮划艇训练基地”。

来源 | 《漂流贵州》

编辑 | 徐婕妤

二审 | 谢予谦

三审 | 赵  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