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现代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学校教育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所以,罗浮山泰学学校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进行文化创新,老师与学生一起研发了一系列教具、学具和游戏,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亲近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如易经爻条、易经大富翁、易经扑克牌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文化创新的成就感,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中国式思维培养也在其中。
罗浮山泰学学校自2016年建校以来,一直在探索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
学校创办人、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认为:“国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每个民族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样,它的关键就在思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有物质、制度、技艺、精神等各个层面,这些都是知识层面的内容,知识和载体是可以变的,但是中国式思维是不变的,中国式思维也是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之根本。
一个黄种人,一旦没有了中国式思维,便失去了中国人的特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需要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国人就是具有中国式思维的人。
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更应该强调思维层面即“道”的层面的教育。其他层面是为中国式思维层面的培养服务的。
罗浮山泰学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课程就是要给学生种下中国式思维,形成中国人的道,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泰学“831”课程
贯穿教育始终
2017年1月25日,相关重要机构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831”课程,正像阳光与空气一般浸润在每一个孩子的每日生活之中,让孩子能够在每日的学习和活动以及生活之中真正地感受到、触摸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8”指的是八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必修课,即经典篇目、君子礼仪、孝老爱亲、友悌乐群、时令节气、中华医药、艺术技能和中华科技。
经典篇目
主要学习《易经》《道德经》《论语》《孝经》和《黄帝内经》。
《易经》诞生于八千年前,是中华第一原典,诸子百家皆起源于《易经》。
2009年曾仕强教授在中央电视台讲解《易经》,2017年以来高考题中也多次出现与《易经》相关的题目。所以泰学学校将《易经》作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
学校自主研发经典教材,通过节奏乐读、故事理解、活动体验等方式为中国式思维的培养奠定知识和智慧的基础。
除此之外,经典与各个学科相融合,如《易经与数学》里通过统计六十四卦中阴爻和阳爻的数量绘制统计图领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如《道德经与音乐》中依循《易经》六十四卦象鼓点唱奏《道德经》歌曲……
君子礼仪
“礼之用,和为贵。”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重视人伦的社会。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节对其今后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价值观养成极为重要。
罗浮山泰学学校有敬天礼、爱国礼、祭孔礼、尊师礼、同窗礼、课堂礼、生活礼、敬业礼。
“近朱者赤”,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彬彬有礼的环境之中,君子礼仪自然养成。
泰学学子游学山东泰山,参加敬天祈福活动,身处气势恢宏的敬天活动之中,内心油然而生对天地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切实感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熔融一体。
孝老爱亲
中华文化发源于《易经》,传承于《孝经》。因为对中华文化的孝和敬,才让我们与时俱进,创新不忘本。只要创新不忘本,中华文化就会永远传承下去。
为了让孩子内心深处长出对父母长辈最真的敬和爱,泰学学校研发的孝老爱亲课程有“六斤米”课程、学期末孝心礼物课程、父母生日课程、清明节祭祖课程、春节敬老课程等。
“孝老爱亲”是每一位泰学学子的必修课,孩子对于父母、长辈、家庭以及家族的敬和爱在一次次有计划、有配合、有爱心的活动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友悌乐群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物质的丰富或多或少塑造了孩子的自我个性,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谦虚礼让的品质。
泰学学校依托家族制,建立由一年级至六年级孩子共同组成的六人家族,并由一位史官老师负责观察记录家族内的情况,形成家族日志。
除上课外,同一个家族的孩子一起就餐,一起住宿,一起参加活动。在矛盾中六个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在活动中知道“兄道友,弟道恭”,中华传统美德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就是这样真实、自然。
时令节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四节气源自黄河流域,并不太适用于罗浮山所在的珠江流域。
所以泰学老师们创造性地把二十四节气与科技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创造了罗浮山二十四节气,并且依据罗浮山二十四节气亲自种植蔬菜和水果。
泰学的孩子们吃自然,喝自然,爱自然,通过时令节气让孩子们感受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
传统医药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中医药获得诺贝尔奖就因为罗浮山的葛洪先师。
在泰学,老师们创造了一套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中医生活课程,如保护眼睛的眼功八法、睡觉前的站桩、生病时的艾灸与推拿、中医课堂上的穴位认识和应用、夏季教室里不低于27度的空调等等。
“不治已病,治未病。”一系列传统医药课程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合理的生活作息。
艺术技能
艺术技能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更不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泰学学校在书法、国画、武术等技术技能中积极寻找“道”的部分。
如让孩子在书法和国画中领悟中国独特的审美;让孩子在武术中首先知晓武德在前,不为争强。
中华科技
5000年的世界文明史里,中国领先了4700年。如今,中华科技正在迅速崛起。
泰学学校的孩子不仅学习编程、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等现代科技,还积极探索用《易经》与《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中华文化指导下的科技是向善的,是向上的,是向正的。让孩子们用现在的科技去造福人类的生活,是泰学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课程相结合的初衷。
“3”指的是建立“中国式文化传承人才”“中国式科技创新人才”和“中国式经营管理人才”三个选修课程群,让学有专长的孩子能够在选修课中更加精进。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八必修”和“三选修”最后都是为了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阳的一面是每个孩子有看得见的中国名片,阴的一面是每个孩子都要有中国式的思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学校的每日生活、课程、活动之中,老师和学生日用而不知,自然而然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在活动中培养
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亲切感
2021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小学阶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课程设计的初衷就是让孩子在一系列活动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主动担当起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六斤米”课程是让孩子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孝就是道”。
《论语》中多次提到“孝”:“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孝心主题单元以及校本学典教材中的孝悌主题单元,泰学的孩子们诵读和学习关于孝的现代文及经典篇目,建立关于“孝”的认知基础。
但是,知易行难,仅仅知孝还不够,还要触动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主动行孝。
“六斤米”课程就是让孩子在知孝的基础上行孝,知行合一,通过“六斤米”活动增加孩子对“孝”的亲切感和感受力。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孩子过生日当天,早晨起床时便把“六斤米”抱在自己的胸前,书包的六斤米里还有一颗生鸡蛋。
生日一天不管是上课、用餐、睡觉还是活动,孩子都要抱着这个书包,并且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书包里的鸡蛋不被打破。在罗浮山,哪怕夏天有三十八九度,全身湿透好几回,孩子也依然坚持抱着六斤的书包一整天。
晚上是有仪式感的时刻,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下打开自己细心呵护一天的书包,发现鸡蛋没有破时,或激动落泪,或高声欢呼,或默默不语若有所思……
这个时候,老师便把握住了教育的机会,引导孩子从自身一天的感受出发,体会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付出,从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对父母的敬意和爱意。
孩子再给自己的父母打去一通电话,对父母表达最真挚的感谢和敬爱。情到真时最动人,孩子的爸爸妈妈听到孩子真实的表达后都会流下欣慰的眼泪。
“心中有父母,不使父母丢脸”,是曾仕强爷爷告诉泰学的孩子们最朴实的人生准则。
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便能够让孩子在人生的任何时刻都谨守本分,踏实做人。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寻访百年老店”活动是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中华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
《易经》第六十一卦中孚卦是关于诚信的一卦;《道德经》中“轻诺必寡信”;《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忠信,行笃敬”……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主题,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亲近“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泰学学校老师带领孩子探访广州百年老店。
孩子们以一至六年级组成的家族为单位,到百年老店里采访“为何能够传承百年”,最终的汇总答案惊人的相似,当然也在意料之中,那就是“诚信”。
回校后,史官老师再引导着家族内部对一天的活动进行复盘总结,让诚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更好地生根发芽。知道诚信的重要,感受诚信的价值,并将诚信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便是为孩子奠定了立足社会的根本。
如果诚信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立足,那么拥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便决定着一个人能够走多远。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疯狂的交换”活动是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会交际中感受“一阴一阳之谓道”。
“疯狂的交换”,由一张简单的A4纸开始,交换至一包纸巾,再交换至一支笔,到一个本子,到一本书,最终到一个价值50元以上的物品。
简单吗?不简单。因为有的家族被拒绝了四十多次。但是每次被拒绝之后,史官老师对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你,你又被拒绝了”。
为什么要说“恭喜”,因为老师要传递给孩子一种观念,那就是虽然结果是被拒绝了,但是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坚强了,变得有勇气跟他人交流了。让孩子在任何事情中都能够寻找到阳的一面,养成阳光积极的心态。
“寻访百年老店”“疯狂的交换”“打工心体验”等家族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家族制的神奇魅力。
刚开始活动时,家族内有矛盾,有摩擦,有抱怨,但到了下午时,更多是看到孩子们之间的情感的升温,这其中包括弟弟妹妹不敢上前交流时哥哥姐姐的鼓励和引领,弟弟妹妹看哥哥姐姐辛苦时主动送去自己的水杯,家族内更好的分工配合,活动结束后的奖励共享等等。
在这些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孩子们之间友悌乐群,兄友弟恭建立。还有孩子们的君子礼仪也在一次次真实的体验中培养起来,因为没有君子礼仪,就不会得到交换的机会,打工的机会,就不会有人理睬,孩子真实地感受到“不学礼,无以立。”
每一次活动,有流汗,有流泪,但是更重要的是有收获,无论是知识上的积累,还是品德上的提升,抑或是情感上的满足。
四、用中国式思维
引领未来世界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个人都切身地体会到了个人知识的局限。
正如华为孟晚舟女士在建议儿子的就业方向时所讲“不要选择和机器竞争的职业”,因为人工智能可能拥有比人类更多知识甚至智慧,但是它却永远不可能具备人类的思维。
什么样的思维能够引领未来世界的发展?那就是让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中国式思维。
曾仕强教授分析中华民族5000年兴衰更替,总结出中华民族每700年就会兴盛一次的规律,并且预言20年后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
而2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正是我们现在培养的小学生在国内国际社会上大放异彩的时期。
(泰学小学天文台)
他们用什么迎接世界第一的中国,他们用什么引领世界,就是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中国式思维。
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者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虽然罗浮山泰学学校只是一所小学,但是在小学时期我们就要培养他20年后能够接管世界的中国式思维。
基于此,罗浮山泰学学校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更加重视学生中国式思维的培养。
如科学课上,老师通过“口香糖开椰子”的实验,让学生懂得《道德经》中“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如果中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养成“柔弱胜刚强”的思维,那么他们长大后所引领的世界一定会和谐美好。
学校还专门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领导力课程,通过《易经》中的领导力、《道德经》中的领导力和《论语》中的领导力等课程,从小学开始便培养孩子的中国式管理思维。
如挖掘《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三分法思维的管理智慧;《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等的修己安人的管理理念。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中国式管理思维,在家族里实践中国式管理思维,将中国式思维内化于心,体现于行。
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泰学学子时刻准备着!
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教会孩子用不易的思维、简易的方式和变易的方法,来迎接中国领航世界的未来。
罗浮山泰学学校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中国式思维的培养目标,面向孩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