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安市支行自成立以来,坚持聚焦“三农”服务定位,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将金融活水引向地方路网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浇灌实体经济,“贷”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再立新功,累计审批中长期项目贷款20.38亿元,投放中长期贷款10.45亿元,为南安市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一、创新“有效资产+”模式,推动“乡村幸福路”建设

位于南安市石井镇最南端的“泉州芯谷”规划园区,毗邻厦门市翔安区,是南安市西接厦门市的桥头堡,为进一步打通两市联接,该行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支农职责,探索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办法新措施,深入对接省重点项目南安市科院北路二期工程项目,研究支农新模式,采用“有效资产+”模式,全力支持这一条连接石井镇院小路交叉口与国道G324线水头镇仁福村的9公里通村公路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施工中,当地居民表示“原本从院前村到石井码头需要绕路10多公里,随着这条路后续通车,这个路程至少将缩短一半以上啊!”。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减少从石井到厦漳泉的交通成本和路程,进一步完善南安市“三横四纵”区域交通构架,是石井镇加快融入环泉州湾城市圈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步。

二、支持人居环境改善,推动“26度宜居城市”建设

近年来,随着南安市整体城镇化进程加快,位于南安市新华街人民会堂对面的旧体育馆,已投入使用22年,人来人往的健身人群正从窄小的入口拥挤着进入,旧有规模及场地已无法满足广大群众需要。南安市政府立足泉州环湾城市发展建设大格局,以“五大中心”着力打造江北新城,为提升南安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对体育战线发出了动员令。该行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全方面评估体育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精准测算项目效益,协调国有企业以自身综合收益对项目还本付息资金进行兜底,成功落地审批南安市体育场项目29000万元。新建的体育场馆建筑面积46500平方米,有效解决地方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把人民的关怀和温暖通过项目支持传达给市民百姓,树立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化水平。

三、补足学前教育短板,推动“地方软实力”建设

兴业必先兴教。为让政策性金融渗透到南安市民生的方方面面,该行结合南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发现南安市当地学前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仍是南安市教育事业发展薄弱部分,支行以缺什么补什么的法子,补足南安市教育事业最后一块短板。一是用心探寻,让“幼有所教”。南安市普惠性教育资源短缺、占比较低,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该行启动南安市普惠性幼儿园的调查评估工作,采用“统一打包、整体审批”的方式,将建设的40所普惠性幼儿园与可通过无偿移交获得的小区住宅范围内18幼儿园统一打包评审,以7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遍布在南安各乡镇的幼儿园建设,助力全市教育资源实现合理化配置,补齐学前教育资源短板。二是聚力攻坚,让“学有所成”。当前南安市高等教育院校仅两家,分别是闽南科技学院和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推进南安市职业教育发展,该行积极对接南安市“十四五规划”项目,全力支持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改扩建项目,成立调查评估小组,以每周三次的走访频率,迅速推动该项目评审落地,解决学校教学所需的面积173406.2平方米的改扩建工程资金需求,为当地学生开辟一条通往大专、本科教育的成才之路。

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位于南安市丰州镇的燎原村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支行坚持乡村振兴就是普惠民生的福祉,深入挖掘村内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丰美燎原的一座古寺、一条民俗风情街、一众空置民俗、一片水利农田,以燎原村特有的“四个一”助力打造集生态、商旅、研学、禅学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文化商旅综合体,成功落地审批南安市丰美燎原改造项目、审批金额0.38亿元,推动原村民住宅区改造、闽南民俗风情街、乡村民宿以及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夜间景观工程、农耕体验田、露营天地、田园花海等田园生活体验区等一系列开发建设,促进该村村民提升整体收入,推进现代化乡村建设。

不忘初心,支农惠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该行将继续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 补短板 逆周期”作用,盯紧南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点,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让政策性资金灌溉充盈着南安市这片乡土。(陈骁翔)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