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不同。标准成本法是企业在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是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目标成本。标准成本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位产品成本的标准成本,是根据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二是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是按照实际产品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

而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制造或取得物料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是已经发生,且可以明确确认和计量的成本。

二、成本计算方法不同。标准成本法在日常核算和管理中,其购入的物料和实际消耗领用物料时,均需要按照企业事先确定的标准入账,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在计算标准成本的同时,再按照实际价格、实际产量和实际消耗量计算和调整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为标准成本差异,比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差异等变动成本差异和固定制造成本差异等。站在成本核算的角度讲,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过程不复杂,其难点在标准成本的核定、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摊。

实际成本法是企业在日常核算和管理中,无论是出入库均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我们知道,企业在物料采购的过程中,每次物料采购入库的价格都是不同的;而物料出库和耗用时,则需要根据物料计价方法,对出库的物料进行物料成本的核算,比如,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都需要根据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出库的物料成本价格进行核算。因此,实际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比标准成本法要复杂一些,且月末的成本核算的工作量相对偏大。

三、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效果不同。标准成本可以有效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在标准成本中,基本排除了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不应该发生的浪费,而且标准成本更多的是体现了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强调的是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及满足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要求,可以衡量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

标准成本还可以实现企业日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使得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可以实现动态的过程控制,便于企业及时发现生产工艺流程、员工操作、物料消耗等方面的问题;另外,标准成本还可以满足企业在产品定价等相关方面的运营需求。

实际成本是事后算账,很难实现成本的过程控制。我们知道,实际成本一般都是在月末按照不同产品和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次性计算出当期的产品成本,即便是在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发现了一定问题,也已经时过境迁了,或许已经过了最佳的补救机会,则不利于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也很难实现事前的成本控制。

四、不同的应用环境。标准成本法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消耗管理和生产组织的规范性等要求很大,如果企业生产工艺不稳定,且产品生产的批次频繁调整,也很难确定企业的成本标准,则也不太适合标准成本法。

而实际成本法完全根据生产特点、物料的实际消耗和实际发生的工资费用等计算的产品成本,那么即便是原材料价格频繁变动,生产工艺环境不稳定,以及物料清单很难确定等变动因素比较大的企业,则采用实际成本法比较合适。

总之,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的不同、定义的不同,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应用环境的不同。至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还需要根据企业产品工艺特点,物料清单的确定,以及企业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来确定适合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化繁为简,以材料差异产生的过程为主,而且只是正常生产过程,删除了返工、代工、试产等形式;为了理解的清楚,把标准成本法中的制造费用、人工等都剔除了,不过,实际生产远比这些要复杂的多!

1、 采购过程 (每一笔或一批材料)

AR 应计负债 (订单价格)

DR 原材料-材料 (标准成本)

AR/ DR 原材料-差异 (上述两者之差)

AR 应付帐款 (发票价格)

DR 应计负债 (订单价格)

AR/ DR 原材料-差异 (除增值税税金外上述差异)

单价更新 AR/ DR原材料-差异 (更新前后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DR/ AR 原材料-材料 (更新前后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2、生产过程

发料(按特定制造单批量发料,按单进行成本核算,比如单号01数量为100 的生产单,所需的材料按BOM构成都要发到01里,下面就以01制造单作为一个核算单位)

AR 在制品-材料 (标准价格)

DR 原材料-材料 (标准价格)

单价更新 AR/DR 在制品-差异(更新前后在制品原材料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DR/AR 在制品-材料 (更新前后在制品原材料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特定制造单完成关闭任务号

AR/DR 产成品-差异(入库成品的标准价格*完工数量-发到此特定制造单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额)

DR/AR 在制品-材料(入库成品的标准价格*完工数量-发到此特定制造单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额)

3、成品

成本更新

AR/DR 产成品-材料(新旧BOM单差异*库存数量)

DR/AR 产成品-差异(新旧BOM单差异*库存数量)

成品出库时按照当时的标准成本出库

上述差异科目一共有以下三项

原材料-差异

在制品-差异

产成品-差异

上述只是一种型号的产品生产,每月有数十种不同型号的机器生产,也就是说上述差异只是一个综合运算产生的结果数,在月末结转标准成本的时候如何在各项间进行分配,请考虑到每月生产的持续性。同时如何对各部门的业务进行成本管理?

上述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标准成本的过程,如果加上标准制造费用、标准税金、标准人工、标准折旧等项目,会更增加核算的复杂性。

解释:Bom通俗的说就是把成品分解了,看是由那些原材料构成的,如A成品由1个B、2个C、3个D材料组成,它的标准BOM成本就是B、C、D各自的标准单价*用量,生产的时候如果生产100个A成品,则按照BOM单相应的发100B、200C、300D,如生产损坏,可申请相应的物料,但必须要归集在此制造单中。

如A成品简单收发存为

期初库存 完工入库 销售出库 期末库存

复杂收发存则为

期初库存 (完工入库 返工入库 采购入库) (销售出库 返工出库 试验出库 赠送出库) 期末库存

关键词: 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期初库存 成本更新 应计负债 采购过程 订单法和品种法 物料清单 标准成本法核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