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四月天,入眼皆春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一〇四团畜牧连“鲜花小镇”温室大棚里,花农们正忙着搬运鲜花,游客手提心仪的君子兰、三角梅等花卉,满载而归;师农科所智能温室内,一株株长势正旺的脱毒草莓种苗,畅销天山南北,成为种植户的“致富苗”;二二二团示范养殖基地里,养殖户正在给中华鲟、五道黑等鱼苗喂食,检查鱼苗生长情况,特色水产养殖掀起致富浪花……十二师广袤的田野上,正唱响着一曲乡村振兴的欢歌。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十二师党委依托地处乌昌腹地的区位和市场优势,紧紧围绕“农旅结合、农旅共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林果业、特色种养殖业、特色花卉种植等高附加值产业,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推进特色农业与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做活农、文、旅、体、康融合文章,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打造田园综合体 农旅融合走新路
走进位于一〇四团畜牧连的新疆海力特云雾培智能植物工厂,穿过一片热带景观,峰回路转,便看见挂满枝头的番茄和葱茏青翠的有机蔬菜。
“刚才看到的高压细水雾,是我们的云雾栽培技术,我们把它变成了一套现代化农耕课堂,让孩子们了解从传统农耕到设施农业,再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史……”一〇四团畜牧连党支部书记于志新热情地介绍着他们与新疆树人全程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根据各中小学校实际教学需求,联合新疆师范大学开发的一系列农耕文化课程。
目前,已开设有云雾培蔬菜栽培、无人机组装与飞行、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刺绣、拓印、古法手工制香、缠绕画等10多门课程。去年以来,已接待5万余名学生,受到了一致好评。
一〇四团畜牧连位于乌鲁木齐市与南山旅游景区的过渡带,是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点。依托天然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连队党支部与招商引资企业合作,通过“公司+合作社+职工”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农旅综合产业,形成集现代设施农业、鲜花小镇、哈萨克族刺绣工厂、劳动实践教育和乡村研学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多业态经济体,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连队先后获得“全国100个特色村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传统与现代相互辉映、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近年来,十二师围绕“一团一业、一团一品、一团一景”,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动特色产业带动文化旅游业与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农业、生态、新生活方式的创新发展,形成了大话西游桃园、花田林海采摘园、小土豆农庄、丝路云端牧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点,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目前,全师3个连队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条旅游线路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个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级景区,星级农(牧)家乐达到15个。
“白月影,玉质感的叶片,花型精致;天使之泪,是很可爱的果冻黄;洛神,争取明年养出果冻色……”走进西山农牧场 “花年一舍”多肉温室大棚,仿佛走进了多肉大观园,经营户年海东正在向游客介绍他精心培植的“杰作”。
依托西山农牧场良好的气候环境,年海东把自己理想中的多肉“王国”变成了现实。现在,他经营着6座温室大棚,种植了从40多个国家收集来的900多个品种的多肉植物,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在西山农牧场,天润丝路云端牧场、“花年一舍”多肉植物观光大棚、逐鹿田园梅花鹿养殖园、小土豆农庄采摘园等旅游资源,已形成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科普教育、果蔬采摘、特色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带,2022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公布为“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有力带动周围职工群众创收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拉引擎 农旅结合促增收
4月9日,走进十二师农科所脱毒草莓种苗三级繁育中心,嫩绿的草莓苗一字铺开。配合水肥一体化和环境自控管理,草莓正在最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下茁壮成长。
“2012年,十二师农科所率先在全疆开展脱毒草莓三级扩繁研究,打造形成全疆脱毒草莓规模化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并逐渐掌握了完整的茎尖剥离技术。目前繁育出的脱毒苗已经推广到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喀什、阿克苏等地,亩产收益在15万元左右,脱毒草莓成为种植户的‘致富果’。”十二师农科所检测中心主任史芳芳说。
目前,十二师农科所通过开展脱毒草莓育苗技术研究与集成,不断完善草莓脱毒种苗三级繁育基地,为全疆各地提供脱毒草莓种苗150余万株,产生间接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同时,创新开展基质和架式扞插繁育模式,不断加大草莓科技育种力度,建立脱毒草莓高效栽培示范基地6个,引进国内外草莓新品种70余种,实现脱毒草莓种苗产业化发展。
把智慧农业带进广袤田野。近年来,十二师持续加大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引进,用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奏响农文旅融合“协奏曲”,带动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在头屯河农场草莓种植基地的智能温室里,一畦畦草莓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碧绿水嫩的叶子间,颗颗草莓露出鲜红的“脸蛋”,引得游客前来采摘。去年冬季,头屯河农场率先将原本在实验田里的高架无土立体栽培模式引入草莓种植,实现“空中草莓”别样红。
“温室大棚除了干净、气派,还科技感十足,棚内引进全自动水肥一体机设备,实现草莓无土栽培,而且棚内从温度到湿度,还有光照全部通过智能终端控制,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每个温室棚还可增产500公斤。”草莓种植户钱俊魁介绍,种草莓的基质由草炭、蛭石、珍珠盐等物质配比而成,水肥控制更加精准合理,所以通过高架无土立体栽培出的草莓品质更优。
同样,在一〇四团畜牧连“云雾培”智能温室,绿意葱茏的生菜、苋菜、田七、芹菜等长势正旺,据该工厂生产技术总监黄德振介绍,这里的作物均采用云雾培技术种植。
“云雾培技术将营养液雾化成微米级雾滴,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给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黄德振介绍说,依托云雾培模式,可实现各类作物全年无间断生产,土地利用率比平面种植提高6倍以上,用水量仅为传统土培方式用量的1%,产量是土培模式种植产量的30至50倍,蔬菜从种植到采摘只需要18至20天。目前,温室内种植有100余种热带植物和20余种有机蔬菜,蔬菜年产量达180余吨。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欣欣向荣”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推动农旅融合快步向前,十二师乡村振兴步伐正稳步推进。
时下,五一农场设施农业基地的花卉大棚,海棠花、天竺蓝、三角梅等花卉开得正艳,蜂飞蝶舞,管护工人在花间忙碌。花卉是五一农场的主打产业之一,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现有的235座温室大棚中,花卉苗木占到148座,蔬菜80座,菌类7座。
“从事花卉产业的种植户有71户,2022年产值达500万元。花卉一半在乌鲁木齐周边销售,其他销往南北疆和疆外。”五一农场二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杜长智介绍说,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举办采摘节庆活动、搭建网络销售平台等方式,形成了“采摘+观光+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欣欣向荣”。
种植大户胡晓莹承包12个大棚,种植文竹、三角梅等10余种花卉,广销全疆各地。“我们都是零销加批发,今年已卖了5万多盆,平均每盆10元。”胡晓莹说,她还带动其他4名职工从事花卉种植,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销路。
杜长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花卉大棚一年产值可达5万元至7万元。
目前,十二师正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突出绿色、高端、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农业生产由“量”向“质”的转变,有机蔬菜、草莓、葡萄、梅花鹿、鸵鸟、鲟龙鱼等特色种养殖业,已成长为群众创富增收的“火车头”。同时,深入实施“品牌农业建设工程”,培育了以“天润”系列乳品、“头屯河牌”鲜食葡萄、“三坪”牌西红柿、“中国无核白葡萄之乡”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
目前,十二师共有师级示范合作社25家,兵团级示范社4家,申请绿色有机认证9个,注册商标8个,申报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
与此同时,三坪农场、五一农场、头屯河农场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夜游经济、后备箱集市等产业形态;一〇四团以万亩桃园引流聚流,改造畜牧连温室打造“花香兵团、鲜花小镇”;西山农牧场将小土豆农庄、英格尔蟠桃采摘园、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串点成线,实现集成发展。目前,全师有2条景观线路入选全国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星级农家乐3家。2022年接待游客388.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4亿元。
“依托区位优势和农业特色资源,十二师将发挥天润、九鼎和丝路天山国际食品城的平台作用,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入手,积极对接国内农业优势产业,大力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十二师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范青磊介绍,下一步,十二师将瞄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趋势,建设十二师草莓基地、花卉基地、食用菌基地、三坪西红柿、头屯河葡萄、畜禽水产基地等;巩固提升“冰川一号”“吾怡悠果”“无核白葡萄之乡”“屯牧云”等品牌效应,努力建设集高端鲜花果蔬种植批发、零售、观赏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基地和市场,借旅游之势、走融合之路、强农业基础,切实以产业振兴引领实现乡村振兴。(兵团第十二师党委宣传部供稿,冯晓玲 史芳芳 齐乐达 赵楠 赵怡宁 施强 刘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