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繁美丰盛的四月,文安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绽放着激情和希望,蓝图上的规划成了一片片生机勃发的建设现场,生产线上轰鸣的机器运转着无限的活力。

在这里,众多项目纷至沓来,诸多企业遍地开花,成绩喜人。重商亲商、助商扶商,已经成为文安县每个人的共识,在大家的努力下,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入驻的“最强吸引力”。

近年来,文安县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坚持以改革的思维优化营商环境,秉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聚焦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在经营主体培育、项目落地、政务服务便利化、提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品牌。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编制了《文安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并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力推动涉企经营许可并联办理,简化办理环节,实行审批审核“串改并”,在企业开办“1日办”的基础上,实行印章免费刻制、免费邮寄等服务。去年,文安县共新办企业3864户,净增2736户,净增长完成全年目标的177.78%,企业主体增量工作居全市前列。推行“简易注销”,实现企业注销便利化,简化企业注销登记程序和材料。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公告,办理注销登记时不再提交《备案通知书》、报纸样张等5份材料,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截至目前,文安县共简易注销481户企业。

为确保“证照分离”改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文安县制定印发了《文安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文安县涉及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70项,涉及河北省地方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4项,共74项,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实施告知承诺事项1200余件。

今年,文安县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深化简政放权,推行“一网通办”,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进一步拓展“一网通办”范围和网上办理深度,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截至目前,文安县已认领发布了668项政务服务事项,除不宜网办事项外,网上可办率和全流程网上可办率达100%。该县13个乡镇、380个村已完成政务服务事项认领工作(除不宜网办事项外)全部开通网上办理,完成率为100%。为方便群众“就近办、自助办”,县行政审批局协调建设银行文安支行,完成215个村综合服务站“裕农通”自助终端设备的布设。

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2021年文安县出台《文安县深化项目入驻“两个不见面”二十一条措施》,推行“模拟审批”“先建后验”“实名制审批”,全面实行工程建设审批实名制,将涉及审批的“人”和“事”全部纳入审批管理平台手机APP,实行“红黄绿灯”管理(红超时、黄正办、绿办结),坚决杜绝违规审批、超时审批、相互推诿等行为。2022年出台《文安县深化“两个不见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十四条措施》,推行同类事项豁免、土地带方案出让、工业用地能级改革、企业承诺即开工等措施,其中,同类事项豁免,通过对园区实行区域评估,对已落地项目为同类型的入驻项目,按照能减则减、一步到位的原则,对环评、能评等8类区域评估事项实行豁免,最大限度压减审批流程;土地带方案出让,将工业建设类项目的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与施工许可阶段合并,在招拍挂前确定规划设计方案,项目拿地后再配套落实“先建后验”,实现“拿地即开工”;企业承诺即开工,对功能单一、社会投资的简易低风险普通仓库、厂房项目,由相关部门发布统一的企业开工条件,企业满足开工条件并作出相关承诺后,县行政审批局直接发放“施工许可通知单”,项目即可开工。

文安县全力加强交通建设,以交通大发展助推文安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664.33公里,含4条高速、3条国道、5条县道、858条乡村道路。以高速公路及普通干线公路为主框架、县乡公路为纽带的“六纵六横”公路路网规划正在逐步实现。实现了周边城市“1小时”通达、县域内“半小时”快速通达。

今年,文安县还将创新驱动多措并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年计划培育2家集群内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上云企业70家,一季度完成15家。继续推进产业集群整合重组,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钢木塑缆”产业集群整合升级,整合后定位为“绿色低碳建材产业集群”,至少建成1个院士重点合作单位,推进一批“零碳”“被动式”建筑材料项目相继落地。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在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B类梯队基础上提升5至10名,初步与京津雄形成“科技成果+创业投资+孵化+产业”的分工模式。引进创新成果120项以上,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引进科技特派员15名,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入库10家以上,筛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

此外,开展招商提效专项行动,举办行业高端论坛,发布人造板价格指数、进行示范引领区招商。邀请国家林产协会、家具协会、国家五大林业大学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品牌推广、招商引资。完成校企对接,对接中国林科院、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华航天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高校成果转化基地、绿色建材工业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工业设计中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