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证券之星
今年以来,虽然整个医药行业遭到回调,但中药板块却逆势上涨,在医药板块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太极集团、达仁堂、昆药集团、九芝堂、江中药业等近10只中药股年内涨幅一度超过50%,其中,太极集团一度涨超100%频频创下历史新高。
(资料图)
中药股表现强势,背后原因是多元的,政策利好、业绩支撑、“中特估”下的估值重构……多重因素助推中药股股价向上。不过,今年以来,上游中药材也是持续涨价,哪些因素导致药材价格持续暴涨?这一轮药材行情能否持续?对中药股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中药材价格创历史新高
据中药材天地网,截至6月18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报3548.32,年内涨幅超25%,较去年同期涨超35%,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构成指数的200个千吨级以上大宗品种里,约52%同比去年同期上涨,20%同比持平。从具体品类来看,常见中药材当归、三七、白术、甘草、栀子等价格涨幅居前。
其中,当归市场价格突破140元/公斤,近一月涨幅高达75%;三七和白术的月涨幅也超过60%。此外,珍稀中药材的涨幅也引人注目,2022年天然牛黄价格是50万元/公斤至60万元/公斤,而近期天然牛黄的市场价格已突破120万元/公斤。
事实上,按照中药材往年行情,5月以来天气渐热,是传统用药淡季来临的时候,但今年除了热点品种在5月有强力支撑外,还有一些前期在犹豫的企业和用药单位,对未来预期有担忧,害怕成本再度被抬升,开始进行备货,进而使得价格再进一步被抬高。
往后看,6月份,淡季不淡的情况恐怕还会延续,一方面是因为相关机构对今年天气的预期依然不太乐观,部分区域高温、干旱和洪涝等因素可能还会突发;再一方面是,今年流通商家群体的高亢奋性,使得资金面异常活跃,预计6月份中药材价格整体将保持高位震荡。
五大因素助推中药材暴涨
中药材行业中常有“三年小周期,十年大周期”的说法。
在中药材天地网指数监控期内,中药材价格指数曾在2009-2011年,发生过超过1500点的最大涨幅。本轮行情爬升启动时间可追溯至2020年8月,目前已经接近三年的持续上扬,本轮涨幅已逼近1300点。
回顾此轮中药材行情,内外因共振的情况下,有五个关键因素。
其一,供应收紧(内因)。①部分中药材此前多年维持低价,因收益过低被放弃栽种,导致供应减少,如牡丹皮。②疫情期间流通不畅阻挠了需求,进而逆向影响了种植生产积极性,代表多是药食两用品种,如党参。③受高温、干旱、大雨等灾害天气影响,部分中药材确实有减产,如当归。
其二,需求放量(内因)。①中药在抗疫上表现亮眼,需求有所提振,代表药企的营收数据提升亮眼,华润三九、同仁堂、以岭药业、步长制药等业绩均有提升。②疫后经济与消费复苏,以药食同源为代表的中药材消费需求也有复苏,拉动行情,如孜然、高良姜等香料类品种,当归、党参等汤料类品种。
其三,物价成本(内因)。生产资料和人力成本是连年上涨的,部分品种生产成本涨幅达三成以上,如川芎,2021年采收雇工价100元/天,2023年升至160元/天,生产资料和人力两大关键成本的增长对中药材行情的抬升明显。此外,由于种植技术、采集来源等因素,中药材的供应量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难以回到上一轮行情的历史低价。
其四,市场流通异常活跃(外因)。随着行情的火热,以白术、白芍等为代表的大宗中药材价格高涨,市场流通异常活跃,理性的交易与非理性的交易交织,跟风购买氛围强,也有部分企业进行战略采购,进一步托底行情。
其五,热钱助推(外因)。在货币宽松政策的环境下,中药材行业积蓄了一定规模的资金,过去这些资金分散在其他收益渠道,市场交易火爆、行情高企,部分资金往产业回流,热钱在中药材流通领域集聚,对行情再次进行抬高。
对成药企业有何影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药材涨价,同样有利有弊。
一方面中药材涨价对于医院或者药企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药材供不应求,成本端压力骤增。
但另一方面,中药材涨价表明了中医药市场在近几年的业绩突出,表现良好,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与讨论。这对广大中医药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市场大则代表消费潜力大,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产品提价也能够提上日程。
目前而言,当下的中医药行业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场成本风波吗?
从产业链来看,中药市场主要分为上中下三游,上游主要为中药材种植,中游为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加工,下游则是通过医院、零售药店和电商渠道,最终售卖给消费者。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带来的原料压力,叠加中成药集采逐步落地带来的终端市场降价预期,药企在这过程中两头受挤,毛利降低风险日益凸显。
为此,药企不得不为稳毛利“开良方”。
具体来看,主要措施有提高终端零售价格、布局上游药材种植产业、与药材提供商签订框架协议、优化中药制备工艺降本增效等等。其中,不少A股上市公司都布局了中药材种植业务,如贵州百灵、长药控股、信邦制药、振东制药、盘龙药业、寿仙谷、香雪制药等。此外还有九芝堂、天士力、同仁堂、西藏药业等20余只股具有相关业务。
中药材涨价对于药企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对于上述具有终止业务的企业而言,中药材原料成本是其整体成本的一小部分,在企业成本中占比有限,药材业务带来的利润可以抵消部分成药业务的成本,对此类企业而言,能够消化及传导一些高行情。
此外,中药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中国中药、白云山、华润三九、云南白药、片仔癀和同仁堂的总市场占有率约60%。头部企业拥有上游道地药材的资源、掌握经典名方、历史悠久品牌价值高及完善的销售体系,这四方面构成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定价权。如片仔癀,近期就因牛黄涨价进一步对其产品进行提价以传导成本压力。
但需要指出的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中药上市公司的业绩一定会产生影响,但这与企业自身的市场规模、生产能力、资金投入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拥有议价权的头部企业影响不大,但我国中成药企业由于产品创新程度不高、工艺水平较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只有少数的龙头企业开拓出了自己的市场,“二八格局”十分显著。对于余下八成的中小企业,原材料上涨依旧是不小的压力。
中药行情后续有何关注点?
从中药板块经营周期看,2014-2021 年处于产业出清周期,2021年后伴随持续性鼓励政策出台,中药行业进入经营向上周期。
从后续驱动力看,2023年下半年有“中特估”、国改深化、基药目录等多个催化剂持续驱动力中药板块。
首先,中药是医药行业里央国企占比最高的子板块,市值占比达到50%,被市场认为是“中特估”在医药板块内的细分行业。近两年中药企业频频实施改革、激励措施,明确给予管理层ROE、净利润增速的经营指标要求,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基药目录落地,有望加大慢病类中药产品的基层医院覆盖,提升基层场景使用率,促进中药产品销售放量和抬升销售额天花板。
此外,叠加保健诊疗的需求恢复,多数机构认为中药行业业绩增长有望持续。往后看,浙商证券研报认为,长周期维度下,2023年仍处于新复苏周期内,中药行情不仅仅是月度级别的行情,而是有望贯穿全年。
具体关注指标中,运营效率的提升是行业成长性的前瞻性指标,销量增长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药新药的加速获批为这种内生增长的持续性夯实管线基础。
具体配置上,浙商证券看好中药行业四条投资主线:
(1)中药创新药:中药创新药竞争格局良好,且有望通过进入医保以实现快速放量,在研发端投入较大的中药企业值得关注,推荐院士领衔、在研管线储备丰富的康缘药业,关注以岭药业、健民集团、方盛制药等;
(2)国企改革:中药国资企业,品牌力较强、规模较大但缺乏灵活机制,国企改革有望成为国企中药业绩改善的强驱动力,推荐康恩贝,关注东阿阿胶、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太极集团、广誉远、千金药业、精华制药等;
(3)经营改善:2018-2021年中药板块营运效率提升为后续业绩提升做出铺垫,数据反映出中药企业改革趋势向好,推荐渠道改革、经营效率提升的羚锐制药;
(4)低估值性价比:推荐商业模式转型、BD 打开二次成长曲线的济川药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