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区域内教育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学区研训基地校建设的探究
邓莉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提升区域内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20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开始探索研训基地校建设。学区中心校按照学科分步、目标分层、“双线”并行的策略在本区域内对研训基地校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研训基地校建设有力推动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短板,探索出一条提升农村小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科分步建模式
学区中心校根据各校学科师资现状,于2020年9月分别在师资力量薄弱的大唤起小学和五道川小学率先成立语文、数学学科基地校。学科研训员立足课堂教学,语文基地校提出了2种普通课型+1种特殊课型的“2+1”课型提升模式,数学基地校提出2种常用课型+学习习惯培养的“2+1”研究模式。2021年3月,学区中心校在哈里哈小学建立了英语学科研训基地校、五道川小学建立了科学研训基地校、棋盘山幼儿园建立了幼儿研训基地校,全力推进基地校素质提升“2+1”工程。英语“2+1”研究模式主要采取的是“两类必修课+一类选修课”的模式;幼儿基地校构建“两类基础课+一类特色课程”的基本模式。面对音体美学科专业教师缺乏、专职教师不足的实际,以大教研、跨学科的方式构建综合学科研训基地校,保证了基地校建设学校全覆盖,学科全纳入。
科学规划定方向
随着学科基地校建设的深入推进,2021年4月,学区中心校根据基地校前期工作的开展情况,在素质提升“2+1”工程的基础上,确立了基地校建设“筑基——建模——塑形——铸品”四步走的实施规划。
“筑基”阶段是基地校建设的基础阶段,主要是针对基地校师资现状开展 “订单培养”,通过教师个人填报问题清单的形式,一师一案制定活动计划,让学习与指导更有针对性。研训员通过专题培训、课堂观察、课例研讨、案例评析,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难题, 使教师达到会备课、能上课的水平。
“建模”是基地校建设的重点阶段,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出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现在,语文学科研究了小学阶段的常规课型11类,总结了29种课型模式。数学两种常用课型已建成,即导学探究课的“一导四步”、技能训练课的“三步一测”。英语研训基地校研究了小学英语四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流程:热身复习——主题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语用活动——分层作业。
“塑形”阶段是基地校建模阶段的整合与提升阶段,即在基本模式的框架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凸显教师个性化教学,推出一批课型不同、内容丰富、效果不同的典型课例,每种课型模式下都有典型案例支撑,助推辖区内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向着“教得愉快、学得轻松、课堂高效”目标迈进。2022年下学期已进入塑形阶段,结合新课标要求通过研训员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引领课等形式打造样课,引领课堂教学向“教学评”一体方向化迈进。
“铸品”是基地校建设的总结推广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基地校建设进行系统总结,每所基地校不仅要有代表学区学科建设最高水准的品牌课型和学科名师,而且要有理论研究成果或课题成果,在县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向县、市等推广。
辐射带动促均衡
基地校的师生在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中,研训员也时刻关注着对非基地校的辐射带动。
1、建设专用公众号“棋语嫣然”。研训员定期将基地校的工作经验及好的方法形成书面材料或做成视频资料,将资料下发的同时上传至学科公众号,方便了非基地校教师学习与实践。
2、开展区域观摩会。基地校教师采取课例示范与课型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区域观摩会,将研究成果向学区同学科教师推广,以此促进非基地校教师快速成长。
3、组建学科主研团队。在非基地校选拔积极上进的优秀青年教师组成主研团队,让他们率先学习实践基地校的成功经验,在本校做示范引领,将基地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直接带动本校教师成长。
4、开展“送教研”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送教”活动与“送研”活动,“送教”活动主要以“送课”形式开展,指研训基地校教师以课堂示范的形式引导薄弱校教师学习课堂教学基本技能;“送研”活动主要以课例研讨形式开展,指研训基地校教师与薄弱校教师结对,通过协助备课、课堂观察、课例研讨等途径,使薄弱校教师专业素质逐步提升。
素质提升显成效
经过五个学期的探索和实践,学科基地校成效初显,基地校教师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两年来,基地校教师获市级奖励3项,县级奖励11项,培养县级教学能手6人,骨干教师2人,语文基地校教师7篇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刊发。
学生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从2022年初,经过两个学期的研究探索,总结了很多好的做法,与新课标要求有效衔接。
结合基地校实际情况开发《拾书课程》(即看书、听书、背书、读书、讲书、议书、荐书、绘书、演书、写书十种阅读形式),通过创设浸润式的阅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
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了使教育实践活动与新课标相结合,2022年暑期尝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活动开展,以基地校为依托,开展了“木兰围场——我可爱的家乡”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总之,研训基地校建设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短板,探索出一条提升农村小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