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融安县易地扶贫安置点,求职者寻找工作岗位 黄孝邦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文晶

脱贫攻坚历程中,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和集中安置,史所罕见地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同时应当看到,易地搬迁人口生计方式重塑、社会融入、身份认同等问题具有长期性。群众搬得出,如何稳得住、能致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部署持续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篇章。

分类引导,实现“三维转换”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避免“贫困平移”,需帮助近千万易地搬迁人口实现较为稳定的“三维转换”: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移、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职业转换、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目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有3.5万个。面对数目众多的安置点,需要着眼县域这个关键“切入点”,分门别类,靶向发力。

要通过“内生”和“外引”提升安置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内生”在于引导易地搬迁人口积极参与所在县域生产服务环节或配套产业,引导易地搬迁人口适度向“园区、景区、城区”集中。“外引”在于吸纳岗位需求较大、适应当地发展的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应充分考虑迁入地资源禀赋和易地搬迁人口的劳动能力,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在县域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扶贫产业。

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共同发力。相比于“搬得出”,要做到“稳得住”“能致富”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应通过财政资金倾斜、公共项目兜底保障等方式,更好发挥宏观调配作用,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功能,做出资源调配和产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贵州毕节,小朋友们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玩耍 刘续 摄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意见》明确,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促进多元化就业,大力支持多业态创业,全方位提升就业技能。针对此,需要了解易地搬迁人口的就业需求,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的就业帮扶。

武汉大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调研社区约六成人口通过异地转移(县域外就业)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易地搬迁人口的异地转移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借地育才”方式,要利用这一发展契机,强化区域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通过劳务经纪人模式打通转移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应鼓励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和“定向式”输出,让易地搬迁人口尽快掌握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劳动技能。突破劳动培训的时空限制,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社区,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

易地搬迁人口走出农村,意味着劳动力技能要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倾斜。要解决“能力贫困”,提升就业技能,关键要根据易地搬迁人口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对有创业意向的劳动者,提供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创业知识培训,对留守妇女、老人、残障群体等可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开展便于掌握的实用技能培训,适当向其倾斜卫生保洁、护林护草等公益性岗位。

既要经济融入,也要社会融合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往往集聚了非单一地域来源和文化背景的人口。如在广西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易地搬迁人口涵盖超过10 个少数民族;在贵州,部分安置区人口来自超过百余个乡镇的上千个村。强化易地搬迁人口的身份认同、社会融合,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意见》指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需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应以县域规划为纲,统筹大型城镇安置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不仅解决“有没有”问题,更要提高服务的可及性,解决由认知有限、成本相对过高等问题引起的易地搬迁人口不愿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

推动社会融合,就是要让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通过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来改变既有的思维方式,真正走出贫困陷阱。在教育方面,多地已在经费投入、办学审批、编制划拨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升人口受教育水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在社区治理方面,多地也积极探索,如河北提出根据安置人口不同规模,强化县乡村三级基本管理单元统筹;湖北十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广泛设置社情民意联络站,开展沟通恳谈会,为群众诉求提供解决平台。

盘活迁出地资源

实现易地搬迁人口稳健转移和增收致富,需要做好迁出地与安置地利益衔接。搬迁安置导致涉及的集体产权结构更加复杂、利益关系更加多元。要依法保障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合法权益及经济收益,由迁出地继续管理易地搬迁人口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

人口转移后,需同步推动迁出地农业规模经营。稳步推进拆旧复垦,用好增减挂钩政策,规范迁出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探索开展定制化土地整治,促进原有农地和复垦农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带动小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部分易地扶贫搬迁的迁出地生态环境脆弱,需同步做好生态修复工作。探索将部分迁出地的特色生态或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旅游、康养等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方法不断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作者系武汉大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研究课题组成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