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这年头,女人的钱不一定好赚了,消费主力文青们的口袋也紧了不少。

线下门店受阻的文艺青年精神家园之一多抓鱼,最近又受到了线上网友“高买低卖”的声讨,在这个大家口袋都紧的时刻,卖家与买家都想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去薅最大的优惠,而多抓鱼作为那个“中间人”,扮演着坏人的角色。

以多抓鱼二手板块kindle Oasis2 32GB为例,多抓鱼显示其回收价最高300元,而零售价却将近1300元,也就是说多抓鱼赚取了这中间1000块的差价。


混电子二手交易市场的都明白,Kindle二手的价格几乎不过千,而多抓鱼的售卖策略完全就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

既是如此,为何仍有数以万计的文青置身于此?

01.文青们:明明亏了,却感觉赚了!

购买者是冤大头吗?完全不是。

比如线下要卖到899元的全新MUJI羊毛大衣,从多抓鱼上购买只要439元,且旧衣经过了精细的清洗、消毒、驱虫等一系列过程,比任何一个二手平台售卖的服装更具有竞争力,用户消费力也更强。


根据中青网今年初面向全国9583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庞大,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购买过二手商品,其中有七成学生因价格低廉而购买。


图源 中国青年网

排在二手产品前三的,分别是学习用品、电子产品及文体用品。

按理说消费者用低廉的价格买到了自己的所需本是件好事,但这个需求只满足了多抓鱼50%的用户,因为多抓鱼有两个C端,在非自营的情况下,叠加运营成本等一系列开支,多抓鱼很难达到两端平衡。

回到商业逻辑上,多抓鱼确实摆脱不了商业本质,但也同样摆脱不了二手商品带来的成本风险。

回收价越低,商品价值就越低,物品二次销售的风险就越高,多抓鱼这样的平台除了要承担二手商品处理、储存及运输、经营等成本外,还要面临物品滞销贬值导致无法售卖出去的风险。

因此在多抓鱼内部存在一个机器算法,专门用来判断二手物品的回收价格,而其核心机制是物品的的再次销售可能性及定价。

在多抓鱼上的“卖东西”板块中,有三个选项:卖书、卖衣服、卖电子,以多抓鱼的主营二手书为例,直接扫码书本背后二维码即可出现定价,当扫描一本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新媒体写作相关图书时,多抓鱼显示“这本书暂时不收”。


再以其他书为例,通常多抓鱼二手书中散文类、经典史记、小说类占比较大,决定书本回收价的是品相,诸如品相中等的收购价会比品相良好的低20%,品相不合格的会拒收。

但本以为会风风火火的二手书生意,在2018年收获一轮腾讯投资后,没了动静。

负重前行的思想构建不再打动市场,国内图书定价本就不高,微薄的利益覆盖完成本所剩无几,实体快闪店营销不断,沉重的运营成本与人员开支成了多抓鱼的难题。

就在这样艰难的冬天,多抓鱼又将目光放在了二手服装板块,一个更玩味的领域。


除了C2C,国内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电商踏足二手服装,因为这不仅要面临的产品滞销的风险,还要投入大笔资金来清洗、消毒衣物,更何况国内市场消费者对二手服装的购买心智完全没有被培养出来。

甚至有的小牌子几百块买的衣服,在多抓鱼上只能卖到十几元二十元。

且二手书与二手服装的用户消费逻辑并不能打通,涉足服装很大可能性是为了为线下门店引流,同时推动二手书售卖。

最近相关部门在会议上提出要尽快解决二手图书市场交易的政策瓶颈,建议规范回收交易市场,而眼下多抓鱼就是最为规范的平台。

02.多抓鱼,还在生长期

多抓鱼的起始模式是受到了日本最大二手书连锁店BOOKOFF的影响。


BOOKOFF在短短几年内在全日本拥有701家门店,另外还拓展到了海外(包括纽约、夏威夷)。

从1990年开张到2005年,短短几年BOOKOFF便在全日本拥有门店701家,2005年BOOKOFF的年收音高达212亿日元,一跃成为日本第九大书店从业者,以至于当年BOOKOFF受到来自作家、漫画家的强烈谴责。

2001年6月,日本笔会发表声明称这类新古书店无视作家和漫画家的权益,据统计,新古书店一年的的销售额价约占据整个日本图书市场的20%,失去了这部分新书销售,作家和漫画家间接性一年损失20%的著作权收入。

可以说BOOKOFF直接扰乱了日本图书市场定价体系,且C端用户对其印象颇深,甚至有教育部门认为这有助于培育未来的读书人口。

反观多抓鱼,除了在北上广深掀起一阵文青的热情外,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为什么多抓鱼长不大?或许它过于把自己与文青群体绑定了。

极简的手绘风,门店的装修风,不论是小程序、公众号还是线下门店,多抓鱼都给人一种轻快无比的氛围感,在去年7月多抓鱼举办的5周年通信展上,展品除了二手书还有读者的来信、对书籍的的批注等。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多抓鱼的用户群体主要是19-34岁以下的成年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天津、浙江及河南这些人口大省,男女比例相同。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温饱不是问题,精神粮食才是最大追求。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追求极致性价比,多抓鱼始终拗不过“供货商”们对自己产品价值的自信。

这是二手交易中最常见的信任问题,比如书籍送到多抓鱼的办公地点后才决定收还是不收,且就算不收,书籍寄回还需要卖家个人承担,卖家的安全感降低,自然没有信任可言。

与闲鱼、转转等平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多抓鱼的二次鉴定让卖书者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落差感,就同闲鱼的“到手刀”般。

另外高昂的物流成本也是二手交易平台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二手书籍价格低、物流成本高,多抓鱼现在主要的服务地区仍聚焦在北上广,若能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或将推动平台更快扩张。


当年多抓鱼上线短短半年便累计卖出20万本书,目前平台每天稳定售出书在2000本左右,单笔订单不满100元不包邮,这在促进消费的同时控制了物流成本。

除了统一仓库,多抓鱼可以尝试划分区域做城市限定,减少物流成本的同时增添用户黏性,成本也比快闪店低得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抓鱼本身就没有想做的多大。

它的目的在于提高用户黏性,促进复购率,营造文青风格可以筛选出一部分用户,这使得多抓鱼的用户更精准更聚焦,很多在多抓鱼上“做买卖”的用户都是出于这样的情怀。

多抓鱼创始人猫助曾把“二手循环生意”解释为“通过编程捡破烂儿”,面对网络上关于多抓鱼“卖情怀”这件事猫助更是毫不忌讳。


多抓鱼的本质就是一家算法驱动的科技公司,难得的是它的背后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在支撑,而不是向用户贩卖情怀,让员工用爱发电。

另一个层面,多抓鱼让纸质书市场拥有了更多希望,文艺青年也打破了赚不到钱的魔咒。




参考:

从转转、闲鱼到多抓鱼、漫游鲸,如何修炼二手书电商过冬术——刘旷

财经纵横|多抓鱼的“未”蓝海洋——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多抓鱼低买高卖惹众怒,文艺情怀背后是赤裸裸的商业贪婪——雷科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