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逐步下降, 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1.5万;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29.2%)达高峰后逐步下降,1月23日降低到5.5%。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图


(相关资料图)

1月2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并非因为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而是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疫情从高峰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峰,呈周期性发展,这是符合病毒发展规律的,像美国、日本便经历了新冠疫情以来的好几个高峰。”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乔树斌也在1月27日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二十条实施以后,全国陆续有将近80%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呈现了一个小高峰,短期内虽然不会再有高峰,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会消失了。目前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

返岗第一天多地疾控重要提醒

近日,广东疾控、湖南疾控等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感染症状的人群,建议暂缓出行和返岗。

返岗前

提前进行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建议暂缓出行并进行抗原自测等排查。

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尽量错峰出行。

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

提前备足口罩、手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注意气候变化,备齐保暖衣物,防止着凉。

返岗途中

遵守车站、机场、服务区等交通站场的防控要求。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因就餐而摘口罩的次数和时间。

避免或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减少旅途感染风险。

在公共场所、排队等候时,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

保持手卫生,减少触摸车门、扶手等公共物品。

讲究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返岗后

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暂缓返岗复工并进行抗原自测等排查。

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

工作场所保持通风,做好常用办公用品的日常消毒。多人办公尽量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关键词: 病毒感染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