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桂娟 袁月明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河南洛阳邙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古墓集中地和陵墓群遗址。历经两年的提升改造,洛阳古墓博物馆于今年9月29日重新“盛装”开馆。这里陈列着我国历代部分典型的墓葬及古墓壁画,各地文博爱好者们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发展演变,了解古墓中蕴藏的历史信息和文物故事。

对话嘉宾朱世伟(河南省洛阳古墓博物馆馆长)

赵晓军(河南省洛阳市考古研究院院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严 辉(河南省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

“中国帝王谷”催生墓葬主题博物馆

严辉:邙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古墓集中地,汇集了从西周至清代的各种类型古代墓葬数十万座。“邙山古墓群”泛指邙山上所有的古代墓葬,而“邙山陵墓群”则专指六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这些陵墓群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封土墓,它们构成了邙山古墓的主体。

考古及文献资料研究表明,目前邙山陵墓群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共有24座帝王陵墓,堪称我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也是中国帝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陵寝制度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9月29日,河南省洛阳市,市民在改造提升后的洛阳古墓博物馆参观(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赵晓军: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前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统治者营建都城的同时,还要考虑选择适合的地域来建造陵墓。而邙山位于洛阳的北部,背靠黄河,南望都城,地势高昂开阔,自然地理环境优越。至少从东周时期开始,就是古人心目中的“风水宝地”。

王朝不断更迭,都城不断建设,邙山上的陵墓也就不断累积,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一个“冢台林立,松柏郁郁”的历史人文奇观。

朱世伟: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洛阳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就发现了不少重要的古代墓葬。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考古发现的墓葬数量不断增多,当地文物部门决定对一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重要墓葬进行集中复原展示和利用。于是在1984年,洛阳古墓博物馆开工建设,198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从建成至今,洛阳古墓博物馆先后科学搬迁、复原、保护、展示了涉及9个朝代的25座典型墓葬;参与发掘并原址展示了北魏宣武帝景陵;建成了国内少有的专业壁画修复实验室和壁画保护库房,已保护修复涉及11个朝代的古代壁画600余平方米,并且大部分已面向公众展示。

墓葬及其随葬品、古代壁画等文物是古代历史的缩影,它见证了历史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作为国内唯一一座集帝陵、历代典型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石刻和古代壁画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从建馆至今,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它的建立是洛阳对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对于推进考古成果惠及大众、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意义。

墓葬文化洋洋大观

赵晓军:目前我国考古所发现的最早的墓葬,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了新石器时代,墓葬已形成一定的葬制。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形制一般较小,墓葬之间的差别也较小,多是单人葬;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出现阶级分化,导致墓葬的形制大小、随葬品多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再到夏商周时期,随着阶级分化的进一步发展,等级制度的确立,墓葬也有了更严格的等级区分。一些上层贵族墓葬的墓室比较宏大,有墓道,有些还有多层的棺椁,建有用于祭祀的建筑,随葬品也愈发丰富,包括珍贵的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商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葬还普遍发现有人殉、人牲,以及陪葬车马坑。

东周时期,开始出现高大的封土堆。一般来说,墓葬地下形制越大,地表的封土就越大,这样发展到秦汉时期,秦代和西汉的帝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像秦始皇陵、汉武帝的茂陵,都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堆,有众多的陪葬坑、陪葬墓,以及大量的随葬品。汉代还设有陵邑,来守护皇陵。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内一处搬迁复原的北宋壁画墓内部。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从东汉开始,我国古代的陵墓制度发生了一个大的变革,一改厚葬之风,薄葬开始盛行。皇陵无论是形制规模还是随葬品的丰富程度,都出现大幅缩减。普通墓葬中随葬明器大量增加,陶猪、陶圈、水井等反映庄园经济的生活化的器物也逐渐增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帝陵的薄葬习俗依旧延续。隋唐时期,帝陵大多是依山为陵,个别的会单独起封土。到了明清时期,帝陵的覆斗形封土改为平面圆形,前面建有方城明楼,取消了寝宫。

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的墓葬体量在秦汉时期发展到高峰,再往后,体量逐渐减小,随葬品也呈从重器、实用器向明器转化的趋势。

严辉: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因此,墓葬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存有两大类,一类是聚落遗址、城址,一类就是墓葬。实际考古工作中,我们发现的城址、聚落,一般都是废墟,要么被毁坏废弃,要么被现代城市叠压,很多东西都被破坏了。

相对来说,墓葬一般保存更为完整,能反映出古代社会的很多内容,如人们的精神信仰、文化活动、艺术审美、生活状态等。另外,与城址类似,墓葬还能反映国家的等级制度,我们有帝陵、列侯墓、王公大臣的墓,也有平民百姓的墓。墓葬可以反映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了解古代社会面貌的重要实物证据。

朱世伟:我国墓葬文化源远流长,它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永恒的追求、对孝道的遵循和对先人的报恩心理等。

通过我馆的典型墓葬,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逝者的尊重与敬畏,其实更多的是生者思想情感的反映,它是人们对逝去亲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要继承的是古人对于逝者的那种尊重,是“孝在当下”,应树立“厚养薄葬”的正确生死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平时对长辈的关心、照顾和陪伴之上,而非在逝者离去后过度注重外在形式。

今天,对于中华传统墓葬文化中一些优秀因素,应该继承发扬,但对于那些奢侈、浪费的消极因素和封建迷信等陋习应该予以摒弃,积极改革土葬,大力发展生态葬、海葬、树葬等更加绿色的殡葬形式,在文明节俭办丧事的同时,也更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多方互动,合力保护利用

赵晓军:在我国,盗墓活动历代都有,在东周时期的墓葬里就曾发现汉代的盗洞。历史上每逢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时期,盗墓活动就会非常猖獗。邙山上的数十万座墓葬,都在野外分布,非常不利于防卫。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陇海铁路的通车,邙山的一大批古墓葬又遭到盗墓者的大肆洗劫,金村东周天子墓也是在那时惨遭盗掘,成为“中国考古之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洛阳对于古墓的保护措施更加充分。比如,专门制定《洛阳市邙山陵墓群保护条例》,对盗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一些重要墓葬周围都安装有摄像头和报警设施,24小时进行监测;发动当地群众担任文物保护员,对古墓葬进行每日巡护等等,可以说已基本上制止了盗墓行为。

洛阳古墓博物馆内的北魏宣武帝景陵的地宫内部。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严辉:这些年盗墓类小说及影视剧盛行,一些群众受此影响,对盗墓这一违法行为的认识产生偏差,对考古工作也产生了一定误解。相对于墓葬中出土的各种器物,考古工作者更重视的是墓葬所反映的文化、社会制度等珍贵历史信息。因此,有必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采取志愿服务、讲座、陈展等形式,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转变观念,充分意识到考古并不是“挖宝”。

朱世伟:历经两年的提升改造,在今年9月29日,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重新开馆。这次整体提升改造主要包括陈展内容的丰富、展厅面积的扩大、参观路线的优化以及相关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保护展示利用工作。其一,继续收藏、搬迁、复原、保护洛阳地区有价值的历代墓葬,并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其二,利用高科技手段,再现古代墓葬在搬迁、保护、复原以及在埋葬等方面背后的故事,包括墓内随葬品的制作方法、科学价值以及随葬品作用意义等,使文物“活”起来;其三,以馆藏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让古墓博物馆的特色文化“潮”起来,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 洛阳古墓博物馆 我国古代 东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