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供销社概念股突然“爆红”。11月1日,供销社板块大涨超8%,中农联合等供销社系统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纷纷涨停。
淡出公众视线的供销社,几乎一夜之间回到了聚光灯下。供销社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在近期突然“爆红”?
引发资本市场关注的数据是一则今年1月份的旧闻。据人民日报,1月21日召开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农产品销售额27591.3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双向通道。
此外,10月31日,据湖北日报报道,湖北省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5年增长5倍多,由2016年的5.15万人增至2021年的33.3万人。
值得关注的是,供销社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发酵的同时,关于“供销社重出江湖”的讨论声音也多了起来。
据中新经纬,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表示,大众需要正确理解今天的供销社。“虽然从名称上还是供销社,但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概念了。”
当前的供销社没有过去那么强的行政属性,已成为了公司制。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供销社相关企业超11万家。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供销社相关企业3238家,同比增长49.56%。
2021年我国新增供销社相关企业6216家,同比增长42.83%。2020年新增4352家,同比增长47.93%。2019年新增2942家,同比减少20.42%。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以1.49万家供销社相关企业排名第一。广东、山东分别有1.01万家、0.82万家,位居前三。从城市分布来看,商丘以2856家排名第一。其次是重庆、黄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