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探空、“蛟龙”入海、“神舟”飞天、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复兴号”驰骋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回望非凡十年,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中国锚定科技强国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力自主创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波澜壮阔的十年创新历程,正是中国科技一场扣人心弦的挑战赛。在这个赛道上,我国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浪潮机遇,在越来越多的重大领域深度参与国际前沿创新,以持续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能量,为民生福祉保驾护航。

自主创新,持续接力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十年,我国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十年。“悟空”“慧眼”等科学卫星,瞄准一个个科技制高点,使我国在尖端科技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从铁基高温超导到纳米限域催化,从量子计算原型机的不断突破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一系列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在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等重要前沿方向进入世界基础科学第一方阵。

创新力量同样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百姓关切的民生议题。“曙光”超级计算机的问世,有力带动了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煤制乙醇、煤制低碳烯烃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安全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中国科学家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多款疫苗、检测试剂得到广泛使用,成为抗疫关键力量……中国科技的扎实贡献,不仅闪亮在祖国大地上,更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

9月18日至22日,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巴黎举行。国际宇航联合会21日专门为获得该组织年度最高奖——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的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举办成果介绍会 高静 / 摄

2022年上半年,中国科技创新重磅成果频出。“中国天眼”FAST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中不断突破,充分证明我国科技实力进一步飞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第12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步履坚实。

大国工程,中国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基础科学一座座“国之重器”从无到有,基建工程“中国造”更成为中国的亮眼名片。

在贵州群山中架起“中国天眼”,不可思议的钢结构设计突破一个个工程难题;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通过技术验收,让量子通信的前沿探索接入通信基础设施的更新蓝图。基础科学求索未知的壮阔之旅,离不开工程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更不必说江门中微子的极限突破,“羲和”探日的考验之旅……

十年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工程不断向更高处攀登。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中国制造逐渐成为高品质的保证。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助力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国工程的贡献既大开大阖,又于无声处显奇崛。

回首十年,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持续建设仍在发力,川藏铁路、东数西算的征程又已开启。从白鹤滩水电站的400万千瓦清洁水电,到通车里程超过2万公里的全球第一高铁网络,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体制改革,激发潜能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力自主创新,就要破除创新人才遭遇的不必要束缚,更充分地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能量。十年间,科技体制改革步步加速,减负与激励共同发力,让更多创新力量迸发出喜人动能。

如何提升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获得感,是科技体制改革一以贯之的目标。2018年7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这份长达14页的文件,为科研人员繁重的评价负担有效减负,意在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随后,我国深入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出台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SCI至上”不良导向的硬措施,“破四唯”“立新标”深入人心。

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基于信任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制度;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大幅度增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一系列人才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从烦琐的事务中、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与之相配套的,更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政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新擘画、科技体制改革的“交响乐”华彩纷呈。

站在新的历史时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蓝图已徐徐展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必将汇聚起更为澎湃的创新动能。

半月谈记者:谭逸帆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 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