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白 林
“朋友请听我讲,铁路的故事长又长。它凝结的是友谊,带来的是希望。我的家乡,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扬……”肯尼亚歌手的歌曲《蒙内之歌——铁路修到了我家乡》唱出的愿景,正一一成为现实。近年来,从官方项目到民间交流,中非合作在非洲结出累累硕果。
蒙内铁路上,司机与站台工作人员确认安全 龙雷 摄
(资料图片)
蒙内铁路5周年,见证中非友谊路
自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以来,从事保险销售的法拉哈娜·姆戈伊已乘坐列车在内罗毕和沃伊间往返70多次。同样的距离,她以前乘坐公交车要7个小时,如今只需要约4个小时,还不用担心堵车。
内罗毕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爱德华说,通过蒙内铁路只需8小时就能实现过去耗时3天的运输。蒙内铁路不仅缓解了蒙巴萨港的拥堵,而且降低了制造商运营成本。
5年前开通运营的蒙内铁路是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成果,它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
哈里森·基尼扬朱伊是蒙内铁路内罗毕站调度中心的调度员。他对一起工作的中国同事谢意满满:“5年前来到蒙内铁路工作时,我对火车调度一无所知,中国专家手把手教我,他们现在有信心让我独立工作,我非常自豪。”
塔比莎·基普利莫曾是蒙内铁路上的列车司机,因业绩出色晋升到管理岗位。她说,从未预料到自己有一天会在以男性为主的领域内工作并晋升,感谢中方对她的培养。
蒙内铁路为肯尼亚做出巨大经济贡献,大量肯尼亚青年从中受益。不仅是蒙内铁路,一大批中企项目正在给非洲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中国支持肯尼亚铁路、公路、港口、水坝、工业、数字互联等现代基础设施项目,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带来大量知识和技术。
贫民窟里做公益,拉近中非民心
马萨雷社区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被称为肯尼亚第二大贫民窟。27岁的中国青年刘宜孟翰在这里从事公益活动已有8年。在他和小伙伴们的努力下,当地3所学校得到修缮,入学率逐年提高,穷苦家庭的孩子可以吃上免费的早餐和午餐。
半月谈记者今年4月来到其中一所小学采访。正值用餐时间,孩子们满怀期待地排队领餐,每个餐盘里盛好肯尼亚传统食物乌加利,并配上菜叶、牛肉和汤汁。
在贫民窟,大多数家庭一天只负担得起一顿饭。这所小学的副校长凯文告诉半月谈记者,免费早餐和午餐项目启动以来,越来越多家长主动将孩子送去学校。
吃完饭的孩子们纷纷走出教室,与记者热情互动。不少孩子喊出“Jackie Chan(成龙)”“Kongfu(功夫)”,他们还好奇地问记者给他们拍照的手机是什么品牌。当记者向他们展示用的是一款在肯尼亚畅销的中国制造的手机时,一个孩子高兴地说:“我妈妈也用这个牌子!”
“教室是铁皮房,昏暗得几乎密不透风……”刘宜孟翰至今还记得8年前第一次探访这所学校时的场景。当时,他暗下决心,帮助这些孩子。于是,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立了“造梦公益”组织,发起爱心募捐,筹得善款后,他们盖起了砖瓦结构的教室。这是他们在马萨雷帮助修建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也因此有了中文名——“长荣希望小学”。
“看到孩子们在条件更好的教室里读书,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我特有成就感。”刘宜孟翰说。
在中国一些基金会和个人捐款资助下,“造梦公益”组织在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6个非洲国家开展公益活动。除了修缮学校和提供免费餐食,他们还开展达人秀、足球赛、梦想画展、青年培训等项目,助力贫困儿童追梦。刘宜孟翰所做的事是中非民间交流的一个缩影,中非人民的心在交流中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