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王春燕
课后服务时间,走进内蒙古的一些县乡中小学,别出心裁的活动令人眼前一亮,一捆玉米叶、一片菜地、一位民间手艺人都能将课堂“点亮”。这些学校活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课后服务虽然充满“土”味,但活泼生动,受到学生欢迎。
【资料图】
虽然有点“土”,但接地气
放学铃声响起,赤峰市林西县统部寄宿制小学的学生们涌向运动场、活动室,参加各类课后服务。五年级学生在美术老师任慧敏的带领下来到仓库,清洗整理玉米皮。这些玉米皮在加工后,都会成为学生们课后服务所用的材料。
统部寄宿制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美术创作所需材料匮乏,这让任慧敏在设计课后服务时犯了难:“城市学校资源丰富,可以开油画课、陶艺课,我们农村学校缺少这些材料,美术活动怎么开展呢?”田间地头的玉米给了任慧敏灵感。
“学校的园田里就种玉米,许多孩子家里也种玉米,创作中需要的松针、谷粒等辅助材料也好找,秋收时可以大量储备。”任慧敏说。她设计出玉米皮粘贴画课程,带领学生重新认识和利用玉米皮,还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和学生们共同收集玉米皮、加工制作成原材料。
一些县乡中小学将乡土材料、乡土技艺、乡土环境等融入课后服务中。“虽然有点‘土’,但接地气,能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和生活的环境。”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六中校长李大健说。
天山六中将一块50多亩的菜地打造成实践基地,各年级学生分批前去种菜、施肥、采摘。“把孩子真正放到土地中,和土地、秧苗接触,孩子‘活了’,也收获了更多快乐。”李大健说。
在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课后服务时间的象棋教室内挤满了学生。28名报名国际象棋和蒙古象棋社团的学生中,有一半是零基础。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他们对这项“烧脑”的运动越来越感兴趣。
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学习马头琴
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校长常明说,蒙古象棋、摔跤等活动在当地广泛开展,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校外的专业老师和爱好者被请进校园,成为课后服务的老师。
活用资源,丰富课后服务
部分县乡中小学还探索利用视频课程、校际合作、外来教师帮扶等方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是北京市朝阳区的对口帮扶旗县,朝阳区为这里的小学提供了视频课程资源以充实课后服务内容。在一堂名为《哇!建筑》的课后服务活动中,学生们一边听视频中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一边在班主任的辅助下完成测量和绘图,十分专注、投入。
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有优秀的四胡、马头琴老师,天山第二小学的国画老师也是远近闻名,两个学校互换老师开展课后服务——每周三的课后服务时间,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的四胡、马头琴老师到天山第二小学教孩子们拉琴,每周四则是天山第二小学的国画老师到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组织课后服务活动。
“引进来”和“走出去”也成为县乡中小学充实课后服务师资力量的重要方式。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小学为了更好开展计算机编程社团活动,专门派一名老师前往北京学习。北京市朝阳区到察右后旗支教的体育老师赵伟,也将智慧体育课带到察右后旗白音察干第一小学,并带动当地老师共同组织智能跳绳比赛。
来自县乡中小学的教师表示,为了使课后服务更好地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应进一步加大对县乡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支持力度,开发适合在基层学校推广的课后服务内容,并健全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