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元泵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赶制外贸订单
半月谈记者 魏董华于佳欣
在当前疫情多点频发和国际局势变化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两位数增长,难能可贵。面对原材料、运费上涨,物流运输不畅等压力下,大量外贸企业努力稳订单、稳生产。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调研了多家外贸企业,探访企业如何保持活力和韧性,如何于困境中突围。
政企合力,保供稳链
在位于浙江湖州德清的浙江南元泵业有限公司,半月谈记者看到生产车间正在赶制发往北美洲的订单产品。“当前,我们生产的泵类产品在海外的需求正逐步恢复,外贸订单目前排到了5月底。”企业海外营销总监仲珊说,今年一季度企业外贸订单相比去年同期还略有增长。
杭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省进出口总值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外贸进出口保持了平稳态势。
不过对于许多外贸企业来说,面临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仍然较多。近期,一方面,生产必需的进口原材料因物流限制而输入困难,另一方面因疫情导致部分上游企业停产,国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包括南元泵业在内的外贸企业造成订单交付延误的影响不可避免。
在谈到未来形势时,仲珊还是充满信心。“6月份开始是我们的外贸销售旺季。从订单和市场需求反馈看,虽然现实困难不少,但总体还是乐观的。”她说,政府也在积极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解决物流不畅等问题。比如,及时为企业提供路线分析、道路交通引导等服务。
国内外环境变化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给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但许多企业选择越挫越勇。“民营企业都是在市场的风浪搏击中成长起来的。”浙江铭岛铝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平说,国内有完整的供应链,有政府的纾困政策,企业也在积极开拓新产品、新市场,这是我们应对挑战的底气和信心。
练好内功,寻变求新
发端于“草根经济”的浙江民营企业历经大风大浪,韧性十足。采访中,半月谈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不少外贸企业都不是“等靠要”的心态,而是主动出击寻变求新,适应市场形势。
在浙江闪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地安排3D喷蜡打印机装车出口。这款3D喷蜡打印机受到欧美、日本、韩国等市场欢迎,订单已经排到7月份,今年以来出口额超过8000万元,同比增长41.2%。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采用多喷嘴喷射技术的3D打印机,可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钟表仪器、航空航天等精密熔模铸造领域。”公司部门经理徐丹说,在珠宝首饰生产领域,应用这台机器可实现“机器换人”,人工成本降至原先的45%。
近年来,浙江通过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数字化经济“一号工程”等举措,大力推动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与国际贸易。杭州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3532.6亿元,增长24.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4.9%。
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激发自身活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这是浙江企业不断创新的生动故事。
浙江闪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调试设备
抢抓红利,开拓市场
橡塑业一直是浙江省三门县的产业支柱。三门县东海橡胶厂主要生产塑料路锥、橡胶减速带等产品,产品离岸额连续4年超过1600万美元。
随着澳洲、北美等市场逐渐饱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加剧,近两个季度,企业出口订单削减近两成。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让急需登陆亚太市场的东海橡胶看到了机遇。
“有了亚太市场这块‘敲门砖’,今年外贸销量有望逆势突破2800万美元。”公司负责人罗小宋说,东海橡胶的尝试也将带动当地整个橡塑产业的新发展。
RCEP政策的落地实施也为机电企业开发日韩等RCEP成员国市场带来新机遇。“庞大的新市场将打破关税壁垒,大量商品将实施零关税。”宁波慈溪市多家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压力挑战下,借助RCEP的政策东风,持续挖掘新市场,有助于实现外贸提质增量。
对于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公司的外贸市场一直红红火火,但不可控因素的增多让这家企业早早瞄准内销市场,成为浙江省首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培育企业。
“一季度,公司国内销售额2300多万元,同比增长11.2%。出口转内销,并非简单换个市场卖,关键还是要有好产品。”华龙巨水外事副总经理孙起斌说,对于国内新市场的拓展,他们还是有信心。
半月谈记者调研了解到,减税降费、加强金融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近期,浙江省又出台一系列稳进提质政策,包括新增稳外贸专项资金,用于出口信保补助、海外仓发展、支持集装箱物流等措施,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支持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增信服务,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