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董雪

本轮上海疫情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因病毒侵袭而被封控的楼栋不在少数,居委会和物业人力有限,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等待居民作答:

保安和志愿者不能进楼,物资如何采购?配送如何到户?转运需要时间,感染者还在楼里怎么办?下楼做核酸,怎么才能避免交叉感染?

半月谈记者居住的小区楼栋就属于这一类,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毗邻疫情严重的北蔡镇,4月2日以来相继出现4例确诊。在过去几天里,大家从短暂陷入恐慌到团结起来自救,交上了一份楼栋抗疫答卷。观察并总结其中经历,或能从一个角度管窥上海的社区抗疫情况。

与其他封控楼栋的情况类似,居民要团结起来,首先要有一个主心骨。幸运的是,21楼一位富有责任感,又充满生活智慧的大哥扛下了重担。他承担了很多角色:一是“团长”,千方百计为大家团购物资,包括蔬菜、水果、鸡蛋、牛奶和日用品,他对货源的把关很有一套,价格贵的、有感染风险的一律不要。二是“消杀员”,如果居民下楼做核酸时看到一个“大白”拿着喷桶不断消杀,那多半是他。三是“快递员”,为了减少出户风险,他会把大家的外卖、快递、团购等物品从楼栋门口送到家门口。四是“联络员”,与居委会联系对接,向住户传达抗疫安排,包括但不限于核酸采样、抗原自测、楼内感染情况、转运进展等。

除此之外,如果整栋楼是一个大家庭,他还有点像权威的家长,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三言两句便可浇灭居民间矛盾的火星子。

在一栋封闭的楼里,勇气和善良会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很快有35名志愿者主动站了出来守护家园,相当于楼内每6个居民中就有一人,抗疫网因此越织越密——

制定志愿服务排班表,每天两人在楼道消杀、送物资;

通知群、聊天群、志愿者群,一个楼栋三个微信群精细分工传达信息;

所有住户的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结果第一时间主动上传,一张Excel表格统计每一次检测情况,全楼及时获悉有无新增;

避免核酸采样感染风险,全程一层一层、乃至一户一户通知居民下楼,一梯一消杀;

酒精等楼栋消杀物资不够,全楼集体捐资……

楼栋开始自救,居民们的主动作为填补了最后一公里的空白。那么居委会就不需要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居委会是居民自救的强力支撑。截至目前,楼栋每天的专职志愿者都有全套的大白防护服,这是居委会保障的。楼下有2名“特保”守楼,每份物资都由他们从小区门口运送到楼栋口,他们晚上就睡在楼栋口的帐篷里。每户居民累计收到了四次街道发放的保障物资,有大米、食用油、挂面、蔬菜等。

患难见真情,一个普通封控楼栋的抗疫自救每天都在这座城市上演。在城市抗疫的生命体里,一幢幢楼就是组成生命体的一个个细胞,缺一不可。待到解封时,相信经此一疫的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有望上一个台阶,而居民们对于邻里间守望相助的理解也将加深一分。

关键词: 一个普通 为了减少 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