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格致之学,也是致世之学,是现实观察、理论思考和实证检验的高度统一。如何从纷扰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总结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一代代学人都是艰巨的智力挑战。
(资料图)
因此,人人都需要读点经济学,经济学是一种帮助你成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态度,而不是一堆函数、公式和图表。我们并不会在读完几本经济学书籍后就成为经济学家,但却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
今天《思维品书》特意整理了关于经济学的这份书单,相信无论是专业读者,还是大众读者,只要是对社会问题有好奇,都可从中获益匪浅,并体会到经济学原本的魅力。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作者:[英] 凯恩斯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推荐理由:《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生前具影响力的代表作,1936年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首先详细讲述了本书当时的历史背景。
美国的繁荣背后,还有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乖谬之处,整个西方世界处在一种纷乱的状态,隐含着政治经济新的秩序所带来的诸多危机。凯恩斯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主张,认为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为当时束手无策的资本主义世界指出了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
如今,我们的资产依然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涨跌,政府的经济政策不仅会影响我们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也将影响持有者选择投资时机的策略。
内容概要: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用“有效需求”原理代替了新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在就业理论上,本书则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性;在利息理论上,本书用流动性偏好理论代替了传统的利息论,进而提出了完整的货币经济理论。在政策方面,本反对自由放任政策,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凯恩斯早年曾受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的熏陶,赞同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并一直致力于货币理论的研究。1929—1933 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关于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消除失业和克服萧条的新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这一著作中,凯恩斯摒弃了他以前的西方经济学关于自动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均衡机制的学说,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主张,认为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充分暴露出来的某些实际情况,如失业严重、资本产品大量过剩等,并提出了缓解这些矛盾的对策,为当时束手无策的资本主义世界指出了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体系的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千年金融史》
作者:[美] 威廉·戈兹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将过错都归于金融:它摧毁了我们的财富和工作,逐渐侵蚀政府和银行体系。然而,在《千年金融史》中,著名金融史学家威廉·戈兹曼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正是金融使得文明的进步成为可能。
戈兹曼将金融描述为一台时间机器,我们可以据此实现价值的跨时空流动,这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思考未来、计划未来的方式。
通过对数千年来金融在全世界范围内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探索,戈兹曼详细阐述了货币、银行、企业等令人惊奇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体系如何推动了城市中心的扩张,并促进了文明的繁荣:正是金融推动了古美索不达米亚文字书写的出现,促进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向帝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并为引领欧洲走向世界的贸易扩张提供了保障。
内容概要:除此之外,戈兹曼还向我们展示了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诸如股票市场、信用额度、复杂金融产品和跨国贸易这样与金融有关的机制,是如何一次又一次被发明、被遗忘,又被重新发明的。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从楔形文字到古典文明”,集中阐述了城市文明和金融是如何并行出现的。人类社会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更为复杂的经济组织和技术,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文明的发展演进成为可能。在古代西亚地区,金融工具不断适应贸易和农业生产的方式;在希腊、罗马,金融体系的发展还对其政治结构和法律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第二部分“中国的金融遗产”中,作者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的金融创新历程及特征。中国古代金融工具和制度的创新并不晚于西方,纸币、汇票、可转让权证、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富商、金融机构、私营企业、商会组织等主体蓬勃发展。对于中外金融体系的对比研究,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背景下金融发展的不同路径,为近代历史上的“大分流”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第三部分“欧洲大熔炉”在本书中所占篇幅最重。作者将视线从古代中国拉回西方,系统梳理了经济全球化开始前欧洲金融创新的早期历史。与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格局截然不同,欧洲的金融体系诞生于长期四分五裂、很少达成统一的众多城邦之中。但作者认为,这种四分五裂的状态激发了许多创造性的独立金融实践,欧洲各不相同的政策经济环境刺激了投资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再创新。这些创新反过来也改变了人们对于风险和机遇的态度。
在第四部分“全球市场的出现”中,作者重点论述了全球化视野下的金融体系发展及其全球性影响。在当代,根植于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问题和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文明在其自身的发展方向上出现了戏剧性冲突,催生了主权债务危机、跨境利益冲突等新问题,也由此带来了反对扶持金融技术的负面主张。在本部分中,作者深入挖掘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根源,并试图探讨其前景与解决对策。
贯穿全书的核心观点是,金融是一种技术和理解世界的方法,其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不仅内嵌于经济体系,还内嵌于社会和知识结构之中。随着世界向一个集体性的全球文明转型,金融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对于东西方金融史的比较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体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差异性,从中吸取未来发展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