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0%;全年销量106.17万辆,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到86.17%,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27%,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2.94万元,同比增长21.47%。

2022年,长城汽车不断加速智能新能源推进步伐,深挖产品活性与市场动能,保持了良性可持续的财务状况。并在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以及体系变革方面取得加速进展。2023年,公司将继续以技术为基,以全球发展为翼,坚持“长城智能新能源 更省更远更安全”的新能源宣言,让良心造车回归本质,让诚信造车回归本质,让核心技术引领造车回归本质,让科技实现平权。


(资料图)

【研发投入121.81亿元 技术创新助力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长城汽车在智能产业和新能源革命的大市场背景下,持续加强科技创新,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121.81亿元,同比增长34.34%,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8.87%,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能力,以技术创新夯实企业根基,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22年,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授权量再创新高。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42.87%,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森林生态体系持续发力 赋能智能新能源快速发展】

长城汽车作为中国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已经建立起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森林生态体系,形成了完备的产业布局,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组织体系高效协同。

▲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确立了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已经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

近期发布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实现了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新构型”、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新突破”、机电耦合传动系统的“新高度”;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真正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该技术将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将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未来更将全面实现技术开源,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长城汽车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智能化领域,长城汽车智慧底盘融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CTC、一体化压铸铝车身等核心技术;智能座舱技术具备全栈软硬件自研能力,更高算力的V4座舱平台蓄势待发;智能驾驶技术具备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目前,长城汽车用户的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已经突破3600万公里,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的学习时长,已超过50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驾驶6.2万年,推动智能驾驶产品快速迭代并向全场景迈进。

▲魏牌蓝山DHT-PHEV

2023年,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将持续发力,在新序列、新渠道、新造型、新技术、新产品的举措下,全面布局智能新能源,以持续完善的产品阵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2月27日上市的哈弗二代大狗,传承家族轻越野基因,为用户提供“可城、可野、可电”的全场景出行体验。接下来,哈弗新能源序列——龙序列的重磅车型枭龙MAX、枭龙,魏牌蓝山DHT-PHEV也将于近期上市。

▲哈弗枭龙MAX(左)、哈弗枭龙(右)

【海外销量超17万辆 “ONE GWM”厚植全球化高质量发展】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下,长城汽车依靠完整的研产销体系及本土化用户运营,全面加速“生态出海”。2022年,长城汽车海外销售17.22万辆,同比增长23.09%,创历史新高。“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也将助力长城汽车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在海外聚焦以一个GWM品牌为核心,打造以GWM母品牌统领品类的聚合渠道,不断强化品牌认知。

2022年,长城汽车魏牌摩卡PHEV(Coffee01)、欧拉好猫、哈弗H6新能源(HEV/PHEV)、坦克300、长城炮等全球化明星车型,在欧洲、南美、东盟、中东等地区上市。并登陆巴黎车展、曼谷车展、挪威世界电动车大会、泰国车博会,以强劲的产品实力和良好的服务能力深耕海外市场。

▲长城汽车魏牌、欧拉登陆2022巴黎车展

未来,长城汽车将把握长期趋势,坚持长期主义,以科技激发创变内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智能新能源技术升级;不断拓展国际化业务,坚持“生态出海”战略,深耕海外市场;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