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深圳市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会(第六场)暨广东省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基地(深圳)研修活动暨坪山区劳动教育大会在户外劳动基地召开。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处主任姚轶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韩青,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深圳市相关职能部门、各高校、各区教研员及坪山区各学校相关负责人、各级劳动骨干教师共两百余人参加活动。
坪山区劳动教育大会在瓜果大棚里举行,共探高质量发展模式
(相关资料图)
首次召开的坪山区劳动教育大会在充满劳动氛围的瓜果大棚里进行,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坪山模式。活动现场汇报了区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学校代表分享了区劳动特色学校的先进经验。
大会进行了坪山区第三批8家中小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及2023年寒假坪山区师生十大 “行知之星”颁奖仪式。至此,坪山区已经挂牌成立36家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基地,并连续10个学期组织开展寒暑假综合实践(劳动)特色作业,提炼总结出“三环四主三评价”模式。
坪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坪山区教育系统整合资源、多方协同,已初步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制定了劳动教育“家校政社”协同发展的方案和指引,因地制宜,持续推动坪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让劳动教育更生动
两节基地劳动公开课首次在户外基地进行,创新了劳动课授课模式。课程采用“1+1”双师授课模式,由一位学校老师和一位基地老师共同授课。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袁隆平杂交水稻基地和深圳大学现代农业孵化器这一独有的天然环境,让劳动学习在生活情境中真实发生,使学生通过农业生产劳动培育劳动核心素养,认识劳动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体会生活物质的来之不易。
《禾下乘凉稻梦香》插秧课上,由基地插秧导师示范插秧的技术要点,科源实验学校教师林晓旋融合学科知识,用一首插秧歌进行总结,并邀请学生代表下田试插,课堂主体环节以小组责任田为任务驱动,开展插秧比赛,激发劳动兴趣。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韩青送出三个大大的“赞”,一赞同学亲身实践,真正投入到劳动中;二赞老师亲自下田指导,是同学们的好伙伴;三赞基地准备充分,插秧导师演示到位。此外,姚轶洁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亲和力与师生的强互动性,她希望老师们将这个优秀的劳动项目继续做成一个长期的项目,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劳动课的实践性需要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让劳动感悟更加深刻。
《很高兴,“玉”见你》种植玉米课上,基地导师主要负责讲解、示范和操作指导,碧岭小学教师秦臻、江宇静则引导学生跨学科融合,指导堆肥的使用和环保酵素的科学配比,以及土地的测量与合理密植。
育新学校原副校长杨春良表示,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巧妙地结合了理论性与实践性,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问题,很好地避免了劳作的无效性,通过学生反思、组间交流、教师评价,在反思交流中落实了劳动教育的教育性和体验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达200米的劳动街市上,坪山区学校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辖区48所学校拿出本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看家本领”,各设一个摊位,不仅有各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介绍,还有精彩纷呈的劳动项目展示。学生们化身小厨师、小茶艺师、小咖啡师、小工匠等,为在场嘉宾、老师和学生展示自己在学校习得的劳动技能。
姚轶洁、韩青对本次活动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坪山区劳动教育整合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各学校结合基地开展的公开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打造了具有坪山特色的先行样本,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劳动教育的坪山路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