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勺言


(资料图)

两个月前,新城控股召开内部年度总结会。董事长王晓松做了一张PPT。上面有一副图片,漆黑的夜空,寥寥点缀着几颗星星。

王晓松说,新城控股应该是这里面比较亮的一颗星星。

他的自得来自于公司没有暴雷。说也奇怪,这么一家曾经在2019年深陷实控人猥亵事件,从那之后开始收缩、甩卖相关资产,数年过去,其品牌信誉度仍未完全修复的公司,居然能在行业大洗牌、风声鹤唳之中,以没有公开暴雷的形象,活下来。

说实话,董小姐是比较意外的。

有朋友不无讽刺的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年公司被动收缩的时候,怎么会想到,还能有助于穿越周期。

‘要不是当年被迫把速度降下来,今天还不知道会摔得多惨。’

过去一两年,这家公司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它没有出险的原因是什么?它正在酝酿什么样的变化?

董小姐与近二十位新城控股的朋友聊了聊,试图还原一些内部的真相。

以下文字,建立在诸多内部采访基础上,以口述形式发出。

全文7800字,看完要15分钟。但是,相信我,绝对值得。

为什么没有暴雷?

过去一年,新城控股已经不画饼了。

内部开玩笑说,公司正在传递一种很穷的气氛,让大家习以为常。

今年开工红包还有给8块钱的,年会也不喝酒了,各种费用能不报销就不报销。以往年终奖都是过年前发,新城地产开发板块去年的年终奖,到今天也没有发。

2022年,新城控股的总体业绩额度只完成了七成。十个大区里几乎没有一个大区完成业绩目标。有的大区亏损真的很严重,亏到裤子都没得穿了,还要啥年终奖啊。

今年年初的公司年度总结会上,30%的区域做的PPT,都是反思汇报。

然而,就算是这样,王晓松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公司没有暴雷,他在会上还表达了对各个大区的感激。

新城以集团做担保,去融资输血各个大区这条路,在2022年基本走不通了。现在反过来,集团还在向大区抽血,大区要反哺集团。

因此,王晓松感激大区,可以理解。

过去一年,感觉每个人都在问,新城怎么还没暴雷?好像这不太科学。其实,公司内部也发生了不少事情。

过去一年,新城在阵痛中处置了一些非核心资产,缩减团队规模,基本停止投资,还将吾悦广场作为底层资产,拓展融资渠道等等。

主要是五件事。

第一,去年开始,王晓松亲自下场,每周都要开一次会,要求所有的大区、城市公司把每一分钱,全部归集到集团。就为了保证集团有足够的资金来应付公开市场。他还自己站出来,抓所有的签约、回款。

第二,由于预计的销售额没有达成,为了回笼资金,各个大区都在用旗下吾悦广场去抵押融资,做经营贷;用未开发土地做开发贷。

去年,新城用吾悦广场做了四十多亿的经营贷。现在回想,在公司会不会爆雷的档口,吾悦广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因为,当时有几笔美元债要还,公司提前把钱备好了,这笔钱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来自吾悦广场的经营贷。

可以说,吾悦广场是新城的底层资产。王晓松的牌还没有打完,因为,还有一些吾悦广场没有做融资。

之前,商业因为疫情遇到问题,国内融资渠道很封闭。我们也有些吾悦广场走的是境外融资。新城A股没有上市的时候,大多从信托渠道做融资。境外的资方资源,还是足够的。这段时间,新城努力兑付境外债务,目的就是为了再融资。如果你一方面在暴雷,一方面还想融资,那是不可能的。

新城跟别的开发商不太一样的是,它比较早介入了商业,开业的商场多了,有了一定的盘子,就能够来回倒腾,有可抵押物去境外融资。别的公司如果不具备这么多资产包,是没有融资渠道的。这是新城能抵御风险,还不爆雷的重大原因。

但是,话说回来,这也是拖时间。

融资以后,早死还是晚死,跟接下来的商场租金和人流有很大关系。这么大的自持体量,持有成本很高。对民企来说,在不动产证券化融资没有开闸的时候,市场如果继续下行,背负这么多吾悦广场,很难说不是一种负担。

第三,过去一年,新城控股各个大区都在跟供应商谈判,通过抵房少付款,减少应付款项。

这虽然不是啥新招数,但是,不得不说,2022年很多老供应商帮了新城的大忙。这些老供应商大多是1993年开始就从常州陪着新城一路跑出来的,给了很大支持。

相反,很多新供应商一直在催着要钱。

你去数一数,这一波出问题的开发商,很多都是用了大量外部供应商。等锅盖盖不住了,才发现,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凭啥还要帮你兜着呢?

第四,为了不违约,不被已经躺平的合作企业拖垮,新城只好花高价收购了一些暴雷企业的项目股权。然后,又被坑了一大笔。

第五,新城叫停了拿地。

过去一年多时间,新城在公开市场只拿了一块地,投资整体熄火。更早之前,21年的下半年,公司拿地动作已经开始收缩。22年初,更是要求停掉所有投资,觉得资金不能再外流了。现在看来,我们的刹车算比较早的。

22年中,王晓松又继续开会强化了投资停滞这件事。他在会上明确说,下半年任何地都不能拿,公司已经规模过千亿了,短期内不要再扩张。

当时我们发现,很多三四线的地是可以拿的。叫停后,就都没有拿。

一家公司的投资一下子熄火,是非常激进的动作。在内部,我们测算过土地存量,及其持续开发时间和销售周期。安全边际是只要在1.5年以上,都没问题。结果发现,各个项目上分期未开发的土地也足够了。

今年2月,外界看到新城又开始拿地了,杭州那块地是一年多以来拿的第一块地,以商业为主。

但是,跟你说实话董小姐,杭州这块地,表面上看是新城摘下来的,但站在地块背后的其实并不是新城。我们并没有大手笔重启投资。

新城现在对重资产的投资非常谨慎,能拿的地方也很局限,必须是有量有价又没有风险。

目前,有些城市的市场的确有起色,成交量有明显复苏。但是,成交的价格并没有上涨啊,这怎么支撑拿地呢?

总体而言,从现在开始到2024年年底,新城就算不拿地,也不会真的断粮。

马上到五、六月份,新城又有一笔债要还。目前,大家都在全力保销售。

最近,总部腾出一些空间,要求各个大区适当做一些发展。说法是,可以出一些资金来启动新投资。但是,资金量是极其紧缺的,只能在很有限的额度当中挤出来一点点。前提是项目要很优质才行。

除了上面五个动作,总结来看,新城没有暴雷,财务也是功不可没。

王晓松对财务比较敏感,也很保守。去年下半年,他甚至把CFO管有冬提拔成了新城的地产开发总裁。你可以把新城的总裁看成‘值班班长’。某个阶段需要谁值班,谁就是总裁。现在,肯定是需要有财务视野的人来把控。

其实,太过于看重财务模型,对一家公司也未必都是好事。因为财务重假设,对实体经营的把握,可能并不深入。

代建与出路

截至目前,新城更多的投资重心还是放在轻资产代建上面。

2023年内部年会上,王晓松罗列了今年的三大重要任务。第一是轻资产代建投资拓展,第二是还债,第三是保交付。

轻资产代建正在成为全村的希望。去年三季度,新城新成立一家建管公司,主打代建,但当时是以学习为主,实践为辅,一直缺乏落地动作。去年年底,新城建管被合并到投资发展中心,代建业务由高级副总裁严政负责。

对于代建,内部还是很着急的。

春节后,有的大区在内部发文说,要号召全民来拓展代建,每个人都可以向公司提供代建项目的线索。哪怕你是一个小文员,只要你提供的线索最终能落地,甚至能拿到占资产包10%的奖金。

今年年初,严政已经下了代建指标。各个大区有的领到3宗地,有的领到5宗地。粗略算一下,新城10个大区加起来,代建拓展的目标大概在20宗土地。

我们正在让各个大区积极上报代建的项目,离真的落地还早。为了拓展,今年还可能继续打吾悦广场的牌,以资产包参与的形式,比如,我不出钱,但抵押一些吾悦广场的股权给你,做一些投资的保障。

不过,这个代建目标,董小姐你听听就好。如果说到年底了,大家都没开张,都没拿到代建项目,那说明什么?说明每个人都很优秀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别人家是全民营销,新城控股是全民找代建。可这事哪有那么容易?

很多大区总心里有不同的想法。今年,代建是总部的战略指导方针,是重点业务,可是,有的大区总并不真的看好轻资产代建,觉得就是阶段性目标。还有人认为,代建就是伪命题。

新城控股很多大区从去年9、10月份开始,在内部陆续做了一线投资测算,看公司能不能承接代建项目。当时的答案是,希望不大,基本没什么竞争力。

代建项目成本高利润低。要承接的话,连团队做代建的资质证书,新城都未必能保证。之前新城不太注重这些,招人的时候没有对证书有相关要求。但是,代建对团队的资质要求很严格。

本质上,新城做代建是因为王老板不想放弃房地产这条路,想一边锻炼队伍,一边寻找机会,在过程中减少资本输出。

可是,代建的明天在哪里?我们不知道。这块市场到底有多大。朗诗干的好的时候,代建也就一年干八九个亿,还不够我们以前一个项目开盘的量。

我们做代建,能输出的是什么呢?就是输出一个队伍成熟的管理体系吧。可是,现在存量的地块当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地价偏离了市场,你算不过来账。就算我们去做,也依然是算不过来账,那给我们项目的平台公司能乐意吗?

站在新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做代建一是不能亏本,第二是要把队伍养活,第三,最好有一点盈利。我们以这个目标去谈代建,实际上难度是很大的。

实在没辙了,最近,新城准备放一点额度出来,说允许做一些小股入股的代建项目。接受新城出资,但出资的额度不能太高,且必须是优质代建项目。

除了代建,现在的重心还有营销,营销直接决定了能回笼多少钱。

王晓松现在管的很多,颗粒度比较细。他最关心的就是营销。因为,营销做的怎么样,直接带来的问题是,老板要亏多少钱。没错,利润这个词现在已经谈不上了。

他细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他会问每个项目,营销数据的逻辑是什么,价格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之前,新城有很多特价房,王晓松上来就会问,为什么是它打特价?为什么是打6折不是打7折?数据的来源在哪里?特价房有没有目标客户?已经有的客户是谁?

一切都要给他讲清楚,根据新城内部营销系统上的定价、户型、月均流量、去化周期等等——哪个老板对割肉不在意呢?

在以清盘为目标的前提下,王晓松要求,降价不能是拍脑袋,是为了止损。不能为了卖,把价格搞乱套。结果就是,什么都要汇报,琐碎的很。

而且,过去一年打折的项目太多了,感觉一直就在围着这些指标转啊转。

对标对象

2023年,新城控股要学会从重资产投资转向轻资产运营。公司内部说,商业是长期主义,住宅是机会主义。

重视商管的运营,是因为它每年能给公司贡献约100亿左右的收入。

这个认知心理也不是突然转变的。

在地产行情下行之前,2021年底,王晓松对商管公司上市,曾经抱了很高的期待。当时,新城控股还差点傍上一个金主。王晓松带队去贝壳交流,提出能不能搞点合作。我们告诉贝壳,新城商管正在谋划IPO,沟通让贝壳注资50亿,做重要战投。

贝壳派人到新城整整沟通了两个月。他们的人每天都在新城泡着,沟通具体合作细节。贝壳一直非常纠结新城业务模式的底层逻辑,想不明白他们在业务里能起到什么作用,能拿到什么回报。耗了两个月,最后还是没成。

后来,行情变化了,新城商管IPO也搁置了。

现在,很多条件都变了。吾悦广场的发展速度跟之前的计划也不太一样。以前规划是到2025年500多家。现在不太可能,因为一二线很难拿地,三四线拿了地,价值也不高。

我们内部觉得,接下来 ,新城的商业发展会更有空间,因为住宅存量市场已经很大了,专做住宅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商业最后变成资产,还有利用价值,住宅开发却带不来更多现金流贡献,都被监管资金锁住了脖子。

话说回来,商场现在也不好干。电商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再过几年,谁去做实体?商场租金大头除了餐饮,就是黄金和新能源车。但是,新能源车的故事又能吹多久呢?

外界老爱说新城在复制万达,但其实,内部不太认可这件事情。这两年,我们更多在看龙湖。

万达只是在商业建设的标准上,曾经是我们的对标对象。后期关于商业的发展方面,看的更多是龙湖。

我们在跟龙湖做对比,发现,龙湖手里的资产包数量没有新城多,但是它的价值比我们高多了。

龙湖对城市的选择还是比较挑剔的。感觉它追求的是商业项目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这段时间,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商管公司老大曲德君失联的事。那之后,曲德君就辞职了。

近期,原商管副总裁李阜长接任了曲德君的位置,协助王晓松管理商管事业部。

王晓松对曲德君业绩什么态度呢,可以说,在经营业绩上,对租金收益是满意的,但是对经营业态不满意。主要还是觉得,商管板块的万达烙印太深了。

从去年底开始,新城就开始动商管了。主要干了三件事:

一是,组织全员会议去学商管。王老板要求,地产板块、物业板块的人,都要学习商管业务,都要懂商管。二是,派了开发板块中高层的人去商管。还搞了一个‘焕新计划’,要求基层人员向商管流动。三是,商管的总部职能也被开发板块合并掉了。

最后,地产开发这边选了一些王老板信得过的人,去商管那边慢慢接手。

商管团队一直处在调整中,可能延续至少一年才会逐渐稳定,这种调整是渐进的。

内部说法是,商管以前是粗放式管理,现在,要用新城自己的团队去清理、演化。毕竟,万达对新城只有阶段性帮助,是时候换血了。

裁员是门手艺活

再来谈谈裁员。

裁员不是什么新鲜事。像投资、工程、设计等等,新城开发条线上的人员都在减少。去年商开、住开合并之后,两套班子合一套班子,每次变化都是内耗,给裁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期。

新城控股很多大区,过去一年裁掉的人员,至少在30%以上。地产事业部层面,去年年底也集中做了一轮优化。

新城裁员的动作不是正常的人员编制管控。正常裁员会根据大区项目数量加上标准岗位人数等,再结合各个大区或项目的特殊情况,有一定的浮动空间。

但是,新城集团对各个大区有具体裁员的指标,都是一刀切,直接给人数,不考虑上面那些。

这就导致大家的心态变化特别快。以前,你会觉得努努力,可能有升职加薪的机会;至少认真工作的话,在现有的岗位上,不会有危机感。

当公司持续有这样的裁员动作,身边干得好的、干得不好的同事,突然就不见了。你的心里不可能不发毛,就感觉裁掉一个人,已经跟工作表现没有那么强的关联了。

所以,公司里很多人越来越有摆烂的趋势。人员一直在优化,留下的一直在填坑,越来越卷,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每个人更关心的是自己能活多久。

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过去一年慢慢产生的。裁员不看业绩吗?很遗憾,想看,但是,几乎是看不了。

裁员真的是门手艺活。

为什么这么说呢?新城的人才盘点一般采用九宫格,盘点落位789的叫‘高潜人员’,这部分人的比例大约占整体员工的10%左右,主要指向工作表现比较好,以及,有较强培养潜力的员工。

按理说,这个群体应该是最不用担心被干掉的。但是,上一轮裁员,事实就是,很多‘高潜人员’都被干掉了。

为什么呢?因为集团只管大区总人数是多少,下一个裁员数字。但是,大区内部要考虑业务平衡,不能说把一个部门全砍没了,另一个部门一个也不动。

举个例子。在目前不能外招的情况下,一个部门里,A条线上的3个人都很优秀,B条线只有1个人,绩效一般。你不能把B条线的人砍了,因为要保留B条线,就只能从A条线里砍掉一个。

全部门的优秀人才,比不上一个不优秀的人占了一个坑。这对个体的确是极不公平的。裁员理想的状态是按绩效排序,把优秀的人全留下,不好的人淘汰掉。

但是,实际过程中根本很难做到。

一些业绩好的员工感知到公司要裁员,会提前找好机会离开。一些业绩一般,没有找到外部机会的人,则留了下来。

话说回来,在每个部门里,绩效特别好和特别差的员工,都是个别。大部分人的绩效相差不大,都集中在合格而已。考虑到集团有人数的管控要求,最后,很多人被一锅端了。

新城控股对裁员的补偿心态也是有变化的。

有的大区从21年年底,就开始第一波裁员。那个时候的补偿是N+1+奖金。基础是固薪,申请后能加上补贴和年终奖,条件不错。

到22年年中以后,裁员补偿,集团咬死口径就是N+1,只给固薪,没有别的。仲裁也不执行,等员工上诉。基本上,这类诉讼,公司是稳输的,但是整个流程时间久,公司赌有些人会懒得折腾。

过去一年,新城的法务都忙得要起飞了。很多时候,法务们内心也不认可公司的做法,但只是身在其位,必须如此。

内部也有很多人,心理上不太能接受新城的这种变化。但是,经过22年一整年,市场这么不好,每个人都被现实劈头盖脸地教育了。

裁到最后,你会发现,现在不管是区域、城市公司,还是到项目的每个层级,公司的人员都非常非常紧缺,都是一个人要做好几个人的事情。留下来的每个人都为新城这个平台做了巨大的牺牲,一天天的都被折磨成什么样了,真的是备受煎熬,承担了太多。

大家对裁员也平常心了。寒冬腊月,都快冻死人了,再破旧的被子,要是保暖,也是好被子。

公司毕竟要生存,裁员还能正常发放赔偿金的话,也算是好聚好散吧。

未来

过去一年,公司从上到下,压力都很大。

为了保交付,新城很多项目团队是主动放弃休息,一干就是连续半年。新城人比较傻,就觉得项目不能在自己手上烂尾了。都没有往后想。

大多数情况是,一个正常的项目交付之后,一个礼拜之内,所有人员都要离开公司。很多一线人员是干完就失业。

留下来的人,压力也不小。

今年2月,新城出了一条新政策,要求每个大区根据业绩完成度去考核全员,发放工资。只有业绩指标完成100%,大区内全员的工资才能正常发放。相反,没有完成指标,全员工资保底只有80%。

以前,在新城控股,大家是以大区为一个大家庭,上面来指挥,下面来干。现在,团队更分散了,项目是作战单元。每个项目管好自己,下面主动去干,实在不行,再找上面申请资源。

很多项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作方躺平了,面临交付的问题;或者之前拿的地位置不行,房子根本没法卖。这个时候,项目上得想办法怎么去盘活项目。绝大多数一线队伍都是在想着怎么处理问题。

目前,新城留下来处理问题项目的一线队伍,本身已经是小规模,是比较精湛的队伍了。

过去一年,公司内耗是一直存在的。比如,总部下派一个任务,需要统计一个大区还剩多少货值,或者结构什么样。常规情况下,应该营销来做,但是现在各个条线都要去做。最后就是,营销、工程、财务等条线各自统计一遍,这种情况比往年要严重。

董小姐你问我,我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觉得来自于每个人的心理感受。

艰难的生活并不浪漫,踏实的活着,才是最高明的艺术。

现在,新城管理层开会总是打气,说黎明马上就要到来了,政策已经放松了,局部城市交易量已经起来了!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它只是局部,并不是全面的变化。

至少目前,春天还没有来。

未来,我们觉得,房地产公司不太可能再靠人海战术,靠高周转急速扩张,那个故事已经讲完了。

房地产的整体市场从17、18万亿,到现在已经缩到了10万亿左右,但是,10万亿会不会是终点?这件事我们也不知道。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存活的头部企业也就前20家。未来这里面,民营企业可能最多5家不得了,剩下来的大多数是国企。能够作为民营企业存活在20强以内,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根本没有必要去争5强还是3强了。

房地产再做10年,应该还是有机会。我们每一个从业者走到今天,不说乐观,也不说悲观,就是正常参与这个进程。

前段时间看你们《一勺言》写过一篇文章,最后一句话说:

地产行业不是朝阳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它是永存的。我们才是过客。

不能认同更多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