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迎来一周年,俄军意外地无法迅速击败乌克兰,导致战况逐渐演变成拉锯战,短期内结束战争的可能性渺茫。归根究柢,莫斯科对自身实力和世界局势的研判有误,最终对俄乌战争出现三个严重的战略错判。在苏联解体后,国力急速衰弱的俄罗斯依然寻求以大国自居,依仗的是跟美国不相伯仲的核弹数量和丰厚的能源储备;但在俄乌战争下,莫斯科却未能借助核武和能源武器来促成其战略目标,也许是克里姆林宫始料不及的。威力“太大”的核武器尽管相对苏联时期,俄国军事开支已大幅减少,目前仅为大约美国的十分之一及中国的四分之一,但其核弹数量依然略多于美国(俄国为6257枚,美国有5550枚),特别在中短程导弹方面占优势,并且扬言已率先成功研制超高音速核武,有望打破与华盛顿维持的战略平衡。以核大国自居的俄罗斯,早于克里米亚危机中便曾暗示可能会用核武,间接避免了西方国家军事介入俄乌冲突。在俄乌战争期间,普京也试图故技重施,屡次强调俄国“准备动用一切资源保卫自己”,以威吓西方停止向乌提供军事援助。然而,即使欧美国家无视其警告、毅然对基辅提供援助,但俄方却拒绝使用核武作为反制,最终印证核威吓不再奏效,顿时成了“纸老虎”。这些事态发展也为国际关系带来重要启示,确立了核武变得“威力太大,作用不大”(too powerful to be useful),尤其是它的主要用途倾向自卫多于攻击。这个冬天不太冷作为能源大国,俄罗斯蕴藏丰富的天然资源,而欧洲各国长年倚赖俄国的能源供应,尤其是毗邻的中东欧国家。在俄乌战争爆发前,欧盟从俄国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29%及43%。美国曾多次提醒欧盟有关对俄能源的依赖,故此极力反对德国与俄国建设北溪管道(Nord Stream)。华盛顿忧虑莫斯科会利用能源作武器,从而向欧洲各国施压,旨在以经济利益换取政治妥协。不过在俄乌战争下,俄国始终无法将能源依赖转换成实际影响力,结果欧盟相对成功地避免了能源危机。在战争爆发后,莫斯科曾要求欧洲向俄国天然气公司支付卢布,否则将可能面临严酷冬天。面对俄方的断气威胁,欧盟的应对方案是转移到美国和挪威进口液化天然气,及提高天然气储存量至八成以上。同时,欧洲各国鼓励节能的倡议得到大众和企业和应,而和暖气候也有助他们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在能源供应和需求双管齐下,欧盟可说是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即使它仍要面对转移进口来源所牵涉的高昂成本等问题。“集体西方”不再是口号?同样令俄国感意外的,相信是西方阵营的团结及对乌的坚定支持。对于美欧的跨大西洋联盟之间的分歧,以及“旧欧洲”(西欧)与“新欧洲”(中东欧)之间的摩擦,俄国素来采取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策略,务实地与各国建立独立的关系,避免将她们捆绑一起处理。俄方尤为重视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大国的关系,多年来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寄望她们能在西方阵营中成为说客,从而阻止反俄政策出台。俄国对欧洲和美国的态度差异,可透过其财政政策来说明。在俄乌战争前,俄国囤积了逾6000亿美元(8059亿新元)的外汇储备来减轻其受西方制裁的影响。即使在追求“去美元化”的情况下,俄国央行仍有大笔欧元资产(32.3%),其次是黄金(21.7%)和美元(16.4%)。同样地,俄国央行除了把外汇资产存放在本国(21.7%)外,也将它们放置于法国(12.2%)和德国(9.5%)。欧盟最终跟随美国对俄实施严厉金融制裁,导致后者的一半储备遭冻结或充公,正好显示莫斯科曾对欧洲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回望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一直引以为傲的核武器和能源武器的成效不如预期,莫斯科对于大国地位的追求还有多少现实意义?同时,俄国在战后对中国的各种依赖正日益加深,事实上莫斯科更像是中俄同盟当中的小伙伴(junior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