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株麦子。近期,全国部分地区遭遇“烂场雨”,一些地方的小麦收获、晾晒遇到了困难。好在有很多人在关注我们,帮助我们。今天是全国高考的日子,和莘莘学子一样,我们也在奋力完成自己的“赶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魏飚 摄

在秋雨里播种,在萧瑟中发芽,盖着“雪被子”“冬眠”,我们冬小麦是一种顽强的作物。当上升的气温消融了冰雪,春风送来了暖意,不用等待盛夏的热烈,我们就会灌浆走向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最辛苦的要数农民伯伯了,收获的时候尤其如此。“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说的就是没有收割机时,全家“总动员”收麦的情景。

步入现代,有了联合收割机的帮助,农民伯伯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但收麦,仍然是一件紧张的大事。

按照往年的日程安排,机收队将按照我们的成熟期,从南到北跨区作业,完成收获。但由于今年部分地区的“烂场雨”,已经成熟应该收获的地块因为土地泥泞难以作业。而一地的收获进度延迟,又会耽误机收队赶往其他地方收获。很多叔叔阿姨都在替我们的收获、晾晒想办法,我们的“赶考”不是独自在奋斗。

在我的老家山西省运城市,就有地方农业农村局的叔叔阿姨在高速公路出口为到来的机收队解决各种问题,确保参加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优先免费通行;农机部门还抽调专业人员协调调运农机,还有人帮农机手们修农机。“我们采取先干地后湿地、见晴就收、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的做法,确保特殊气象条件下小麦的精准收获。”临猗县一位农机部门的叔叔说。

“可是今年情况特殊,万一收割机不够用怎么办呢?”就在前几天,我和一些小伙伴还在为此担心着。但是随后传来的消息让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夜间收获开始了。一位在运城市盐湖区上郭乡上郭村开收割机的叔叔说,他还从来没有在夜里收过麦子呢。“人歇机不歇,夜里收获可以最大限度地在最好的时间段收获小麦。”他说。

为了保障夜间收获的照明,电力部门的叔叔阿姨还动用了无人机照明的新手段。

哎呀,收割机来了。随着电动镰刀的切割,我与朝夕相伴的秆自此分别,经过螺旋推运器、输送装置到达脱粒装置,通过滚筒和凹板的相互作用,无数次在风雨中保护了我、给予我力量的麦壳也离开了我。在这个夏季与他们分别,我感到有些不舍,但同时也对未来有了新的期许。

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收获的小麦正在装车。新华社记者 魏飚 摄

经过晾晒,躺进干爽舒适的粮仓里,我感到很舒服。在我老家隔壁的陕西省,还有一位瓜子厂的老板停了自家的生产线,帮助农民伯伯烘干抢收的小麦,他真是太好了。

听粮仓的叔叔说,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小麦机收调度数据,截至6月6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1.22亿亩,麦收进度过四成。为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降雨天气,很多地方的收获进度比往年还要快一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