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崇明岛花博园内,4个标准20尺长、金属外壳的集装箱排列在草坪上。这些集装箱并不属于码头和海洋,而是具备复杂控制系统的植物工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背景的新农人,在这里展开了一场代表国内设施农业顶尖水平的较量。
(资料图)
相同的种子,种出不同的菜
今年春耕时节,参加“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的4支团队来到崇明。90天内,他们要在10平方米的集装箱内用自己的方式“与植物对话”,充分利用集装箱内科研专用的四路光谱调光灯及环控系统,通过“温、光、水、气、肥”的精细化控制,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完成3茬生菜新品种“翠恬”的种植,力求实现产量高、品质好、算法优、能耗低。
15位大众评审试吃生菜并打分
参赛选手介绍,尽管拿到的种子没有区别,但4支团队种出来的生菜差异很明显。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有的团队种出的“翠恬”生菜明显更“脆甜”,口感品质获得15位大众评审的一致认可;有的种出来形如玫瑰,商品属性更佳;有的则产量更高,已具备市场推广的初步条件……
中国农业大学参赛团队Cyberfarmer(赛博农场)队长郑建锋认为,“种同菜不同”折射出各个团队不同的研究侧重,同时能够指向不同市场需求,反映出发展设施农业、做环境调控的意义所在。“4支决赛队伍让我们看到向智慧农业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拼多多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王坚说,“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创新赛事,鼓励大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靠天不易,没天可靠也很难
河南周口是产粮大市,也是郑建锋的家乡。被父亲教导“别再务农”的郑建锋,如今学农超过10年,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从田间地头走进实验室的他认为:“靠天吃饭不易,搞现代设施农业也有不一样的难。”
植物工厂中什么时候浇水,设多少温度,给多少光照,都要精准测量,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让整个生产过程困难重重。“在云南的菜地里,合适品种的菜很容易种得好。但在上海的植物工厂内,植物却有不一样的生长逻辑。”大赛评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所长朱为民认为,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农业,受土地等资源制约,需要探索发展更高标准的设施农业。
参赛选手、上海交通大学绿色能源与新农村中心主任鲍华认为,发展设施农业,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是一道大题、难题。据他测算,能耗成本约占植物工厂总成本的52%,种植一公斤生菜要消耗约10度电,光电费就要十几元,生产成本让市场很难接受。能源控制是鲍华的专业领域,他希望在未来5至10年内能做出全绿电(碳排放为零)供给的植物工厂,通过降本增效,不断拉近设施农业与厨房餐桌的距离。
让农业变得更酷
农研人常说,搞智慧农业需要他者思维。这次比赛中,朱为民高兴地看到:“搞农业的、搞信息化的、搞能源的、搞装备的年轻人,都聚在一起想办法种出更多的、更好吃的菜。”
在一轮轮技术攻关下,植物工厂的表现令人欣喜:以生菜为例,普通土地上一年只能种植两三茬,在植物工厂可以种植10到15茬,单位产量优势明显。这样的种植体系不仅可应用于极地、荒漠考察等特殊场景,还可让老百姓在自家阳台上种菜。
参赛选手徐丹想象,未来植物工厂会自动播种、计算生长周期、浇水施肥,到了约定日期就会“开花结果”,人们可以吃到最新鲜的蔬菜。郑建锋说:“农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注意力。我们希望未来的农产品可以变得可预测、可控制,实现生产路径与消费者需求精准对接,让农业变得更酷。”
半月谈记者:孙文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