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聪
近期,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欧洲“战略自主”,语气之坚定,引发媒体热议。近年来,呼吁“战略自主”的欧洲声音不断升高,不少欧洲国家积极响应,同时,也不乏相左表态。欧洲“战略自主”从何而来,又面临怎样的前景与挑战?
概念覆盖领域广
(资料图)
“战略自主”概念借用自1994年《法国防务白皮书》,其核心含义是不能只依靠北约的保障以致陷入对北约的依赖。2013年,“战略自主”出现在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领域,指狭义的领土安全和欧盟防务方面的“战略自主”。此后,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外部冲击让欧洲在防务、能源、供应链和数字化等领域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发展全方位“战略自主”显得更加迫切,欧盟将该概念的外延推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更广泛的政策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实现防务自主、能源自主和经济自主被列为优先事项。
欧盟峰会现场
防务自主方面,过去6年,欧盟防务总支出持续增长,2022年欧盟计划3年内将该支出增加700亿欧元。
能源自主方面,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初期,部分欧盟国家仍不愿与俄罗斯廉价能源完全脱钩,随着制裁与反制裁升级,欧盟不得不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做出割舍,转而寻找替代能源。欧盟计划以节约能源、能源进口多元化和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作为能源战略调整的重点。
经济自主方面,欧盟提出在保持开放经济的同时实现自主,将重点放在加强欧元的国际作用、金融体系的复原力以及产业政策上。欧盟推出《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和《净零工业法》提案,支持欧洲实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双转型。
欧洲各国认知不一
欧洲“战略自主”外延广泛,在不同时期特别是外部因素变化时,欧盟机构内部、欧洲各国之间对“战略自主”的方向、程度、内容等方面的认知与反应不同。
法德轴心在安全与防务领域有着明显分歧。法国一直积极推动欧盟的军事自主,希望欧盟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缘政治实体。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德国更倾向于依赖北约提供安全保障。在能源独立上,法德在一些问题上也持对立的观点。例如,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法德一度因在能源补贴、天然气限价以及军事装备体系建设上的矛盾,推迟了2022年的部长级会议。
在经济自主方面,欧洲各国的一致性较强。在共同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绿色补贴的问题上,欧盟成员国表示“要团结起来,做正确的事情”。同时,面对美国的压力,欧洲各国积极推进芯片自主化,提升芯片产能,维护在全球的竞争力。
自主之路挑战多
历史和地理等因素造成欧洲各国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和看法差异较大,缺乏共同的战略文化。加之“战略自主”包罗万象,不同领域被接受度不同。这种差异性是当前欧洲“战略自主”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何融合欧洲主义和大西洋主义两种意识形态是欧洲推进“战略自主”面临的一个问题。法国显然是“战略自主”的最大推动者,然而一些更具跨大西洋传统的国家,如荷兰,以及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如芬兰和爱沙尼亚,则对此抱有强烈的怀疑。
在维护经济自主方面,欧盟内部面临着平衡保护主义和开放自由的挑战。经贸开放与自由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不过在产业、投资和科技等方面,近年来欧盟的保护主义色彩愈发浓厚。在能源自主方面,欧洲也存在潜在陷阱,其在试图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同时,又套上了对美依赖的枷锁。
综上,欧洲追求“战略自主”还面临诸多挑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