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出版(601949.SH)继续涨停,目前报收15.77元/股,市值达287.4亿元。自4月中旬以来,在大盘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中国出版的股价却连续攀升,累计涨幅已超160%。机构、游资疯狂追捧,公司的证券代码“1949”也是颇有辨识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AI浪潮下的“卖水人”,出版业面临价值重估

不止是中国出版,近期整个出版板块较为活跃,中国科传(601858.SH)、中信出版(300788.SZ)、世纪天鸿(300654.SZ)、读者传媒(603999.SH)、南方传媒(601900.SH)、山东出版(601019.SH)等个股走势都很强劲。

大涨背后的逻辑是,自ChatGPT问世以来,AI行业被摁下了加速键,全球都开始了“模型大战”,国内的百度文心一言、华为盘古、360智脑、商汤日日新、阿里通义千问、京东灵犀、昆仑万维天工等大模型先后登场。而各家模型厂商的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也都将有利于上游版权和数据资源方。出版行业的资源价值将重估,相关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受益的方式有多种,首先,出版企业作为数据之源,将其IP和数据集直接提供给大模型厂商,并参与收入分成;第二,AIGC赋能出版企业,原有的出版、发行、销售等业务被重塑,相关公司有望深度参与AI+教育的产业变革;第三,AIGC变革传统图书形式,图书、影视剧和游戏的边界逐渐消融,优质IP成为核心流量入口。

长远来看,AI+教育+版权,三者相互融合、擦出火花,未来想象空间很大。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出版企业有望实现降本增效,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政策方面也在保驾护航,此前,国家网信办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产品的预训练数据、优化训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负责。国信证券张衡表示,《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版权方内容资源在预训练以及优化训练中的法律权益,有利于保障IP内容数据要素拥有者权益并充分释放其要素价值,影视、出版、阅读等视频/文本版权商将成为面向大模型厂商的“卖水人”。

此外,欧洲议会提出的《人工智能法案》的提案中亦要求,ChatGPT等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商披露使用的版权材料。从目前各国的监管思路来看,数据/版权方在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认可,其权益也将获得进一步保护。

不仅如此,海外近期已有公司提出向大型AI开发商收取数据访问费。全球知名图库商Getty Image因Stability AI未经授权复制和处理数百万受版权保护的图像以训练其名下Stable Diffusion对其展开诉讼;微软、谷歌和OpenAI等公司一直将Reddit论坛上的聊天内容作为数据训练其AI模型,Reddit明确打算向这些公司收取数据费用,相关商业模式已然落地,国内有望很快效仿。

出版界的国家队,业绩较为稳健

中国出版算是出版界的国家队,其市场占有率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公司以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出版为主业,主打的是“大而全”,出版物品类丰富,没有明显的内容倾向,旗下著名的出版机构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公司的营收规模在同行中位于前列,2022年中国出版实现营收61.41亿元,明显高于中国科传和中信出版,后两者分别是国内科技和财经领域的出版龙头。

2022年中国出版盈利有所下滑,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51亿元,同比下降16.66%。背后原因或是受大环境影响,根据开卷发布的《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较2021年同比下降了11.77%。

反观中国科传和中信出版,其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分别为3.63%、47.81%。中信出版有线下书店业务,业绩下滑幅度大或是由于受疫情影响。

2023年一季度中国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0.19亿元,同比增长22.56%,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838.10%,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大幅提升。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年末以来,A股的中特估之风盛行,不少央国企的股价随之飙升。而中国出版作为出版界的中字头企业,自然也是颇受关注。

中金公司认为,受益于业绩稳健、“中特估”以及AIGC概念等因素,出版板块自2022年4月来股价上涨超100%,估值水平回升至近十年历史中位水平。展望未来,新技术或带来业务增量,板块或仍有较大配置价值。

作者|飞鱼

编辑|Effie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