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半月谈评论员:郭艳慧

“五一”假期将至,各种关于“买票难”的话题屡屡冲上热搜,铁路部门也表示将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运力投放,努力满足五一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显然,今年的“五一”假期承载了比往年更多的出行期待,住宿票务等消费数据翻倍增长,各地文旅也相继推出创意项目和优惠政策,从“有风专列”到“烧烤专列”“熊猫专列”,从“盛唐密盒”到“踏船对歌”,旅游业正在强势复苏。

井喷的“五一”旅游市场也是一场大考。回顾以往假期,总有一些烦心事伴随着出行高峰,或者从高速到景区一路“人从众”模式,被夹在队伍当中动弹不得,或者消费被宰被迫当“冤大头”,或者被导游要挟“不买不能走” 、“绑架”消费……2023年这个状态拉满的“五一”假期能否符合社会期待,考验着假期参与各方的表现。

大考的对象首先是地方政府,尤其是文旅部门。网红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每每“出圈”,表面是一些美食、网红人物等网络热门元素的传播效应,是文旅局长亲自上阵花式宣传,是各式各样的创意文旅项目,实际上到最后比拼的都是地方政府行政服务能力。如今,随着旅行经验的增多,人们对旅行体验的要求更高了,人们选择旅行目的地不仅看风景地貌,也看人文风貌,甚至包括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如何、管理水平怎么样,这些都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服务能力息息相关。目前,已有多地政府对文旅市场价格作出进一步规范,要求商家不得哄抬价格,商品明码标价,相关措施值得肯定。

面临大考的还有文旅行业的从业者。如今网红旅行目的地层出不穷,要把网络流量变成线下游客流量,只能依靠从业者的诚信经营,胡乱溢价、欺客宰客的行为要不得,让更多的好评带来更多的生意,方不辜负地方文旅的宣传和游客的期待。前段时间威胁要和游客“干到底”的导游和旅行社被责令停止服务,已为各地文旅从业人员敲响警钟,那种“地头蛇”“霸王龙”心态只会把网红带来的机会做成“一次性”生意。

大考其实也包括即将出行的游客。落实环保理念、遵守景区规定应该成为共识,景区内的满地垃圾不仅观感不佳,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清理难度,更消耗着后来者的游览体验,影响着文旅行业的健康发展。当行程结束, “希望你除了美好的回忆,什么也别留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