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头部直播电商企业谦寻再次成为媒体及社交平台的焦点。
据“杭州滨江发布”官方消息,谦寻已成功竞得杭州滨江区永久河单元M1-02(1)地块,成交价2206万元。
此地块范围东至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至滨兴路,西至规划立业路北延伸段,北至浙江网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周边则围绕着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行业巨头们的园区和大楼,地段不错。
(资料图)
而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新闻和讨论声里,其实也就两类观点。一是感慨直播电商行业的吸金能力;二是带着“有色”滤镜质疑谦寻为何能拿到这块“宝地”。
被情绪裹挟的大众,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当一家有雄心的头部企业,愿意且有能力通过购地扎根地方,积极探索行业多领域的创新,不仅能助推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而且能扛起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旗。
企业“落户”是常规操作
房地产在中国造富30年的“暴利”神话,让大众非常容易对“企业拿地”的相关新闻产生过度联想,似乎企业拿地只是多了另一个轻松赚钱的手段而已。
其实只要你对互联网企业发展节奏以及地方产业结构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对于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来说,“拿地盖楼”是常规操作。
2015年时,雷军曾在微博上吐槽,“像北漂……几乎一年搬一次。即便如此,小米搬家的速度也赶不上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一直在“租房子”的美团,连续租下30万平楼后,最终还是租不动了,于2020年11月在上海杨浦区定海社区拿下一块地皮,成交价65.41亿元……
而近的例子还有M1-02(1)地块周边的阿里巴巴、网易和海康威视。你会发现,大部分高新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建设自己的独立产业基地,不过是企业发展的正常节奏。
“拿地盖楼”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办公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希望围绕自身的核心业务,辐射属于自己的产业带,使得产业上下游结合更加紧密,降低不同产业环节之间摩擦,提高效率。
4月15日谦寻曾在“第一财经”上做出相关回应。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谦寻目前所在产业园,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公司业务需求。近些年来,借助直播电商业务的规模效应,谦寻已经从一家MCN机构,成长为一家覆盖多元化业务的企业。
在直播业务上,谦寻旗下不仅有众多垂类主播,开设了丰富的矩阵号直播间,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此外,他们围绕直播电商行业,研发了数字化SaaS平台羚客系统;通过投资、资源加持等方式孵化出了美食品牌锋味派等生态企业。
对谦寻来说,此时竞拍土地,建立自己的产业基地,不过是业务发展推动下的顺势而为。而对滨江区政府来,甚至整个杭州的民营经济发展来说,这只是其产业带布局思维下的又一块拼图。
产业集群的魅力
行业的发展往往是由点及面。对当地政府来说,当一家企业的影响力足够大以后,除了其自身能够带来的可观税收和就业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
纵向来看,引进一家产业核心企业能对上下游产业起到带动作用;横向来看,他们则会和同行形成的良性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的质量和效率。后面两点才是当地政府更加看重的,也是政府愿意出让土地给高速发展期企业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年,直播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通过像谦寻、无忧传媒等这样的头部企业对产业和从业人员的吸引力,杭州有了全国最密集的直播间,和人数最多的直播电商从业人员。
如今,直播电商已经成为杭州民营经济的标签之一。然而,虽然2022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整体规模已超过3.4万亿,其实在诸多垂类环节并未完善。比如售后服务满意度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依旧存在乱象;行业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等等。
而谦寻“扎根式的落户”,能够进一步完善当地直播电商行业的完整链路,从流量、资金、经验等方面赋能相关产业链的种子选手,推动周边关联产业迅速成熟,带动整个产业活跃起来。
举例来说,在产业集群带里,不仅有更好的行业交流氛围,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同时,产业带也会吸引来全国最专业的人才,为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此外,当行业愈趋规范和成熟,对实体经济也必然产生正向的促进,无论是线下的商家、品牌方、抑或是工厂等等。此前,依托直播间,谦寻的乡村振兴和老字号帮扶项目已经上不少传统企业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便车。
什么是基于长期主义理念的发展?杭州有自己的答案。
从谦寻竞得的地块望过去,从海康威视、恒生电子到阿里巴巴、网易再到谦寻,这几乎是滨江民营高新科技企业的微型发展史,也是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见证。
先招商、培育,再“落户”,这是当地政府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眼光,也是他们为本地经济发展留下的宝贵资产。
关键词: